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參署的意思、參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參署的解釋

謂為官。多指代理、暫任或試充官職。 三國 蜀 諸葛亮 《與參軍掾屬教》:“前參軍 董幼宰 ,每言輒盡,數有諫益……參署七年,事有不至,至於十反,未有忠於國如 幼宰 者。”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參署是漢語中的曆史詞彙,主要含義為參與署理政務或共同籤署文件,強調協作處理公務的行為。以下從權威詞典與文獻角度分項解析:


一、核心釋義

  1. 參與署理政務

    指古代官員共同處理官府事務,涉及決策、文書籤署等集體履職行為。例如《後漢書·馬援傳》記載“參署郡事”,即多名官員協同管理郡縣政務。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2卷,第832頁)

  2. 聯合籤署文件

    引申為多人共同籤署文書,體現責任共擔。如《三國志·蜀志·董和傳》提及“參署七年”,描述官員長期參與聯署公文的工作。

    來源:《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第156頁)


二、古籍用例佐證


三、現代延伸用法

現代語境中,“參署”可泛指參與重要文件的聯合籤署,如國際條約、合作協議等,強調多方共同确認的法律效力。

來源:《現代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第287頁)


四、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2.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3. 《後漢書》(中華書局點校本)
  4. 《三國志》(中華書局點校本)
  5. 《現代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注:因古籍原文無直接網絡鍊接,建議通過權威出版社紙質書或“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ctext.org)等古籍數據庫驗證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

“參署”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代理、暫任或試充官職,多用于描述官員的臨時性職務。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2.出處與例證

3.用法與語境

4.相關說明

5.擴展參考

“參署”一詞集中體現了古代官職的臨時性與試任特點,其經典用例反映了對官員盡職程度的評價。

别人正在浏覽...

安卡拉暗事鏊硯棒法不奈何饞包裮被長徽褫帶槌鑿醇風刺訪搓挲疊更疊忙丁檔低心逗點發導方領豐財福命攻城略地公共課鈎别冠古貴造橫梗灰軀敬賢愛士金仆擊壤譏繩枯滅狼顧鸱張羸殆冷丁丁斂發謹饬列女犂錧留存鑪椎綠洲盲人扪燭木斤釀花平鋪直序棋藝取消乳酒山川沙柱四清六活泗水亭聳跸讨臊刎頸之交吳館烏龍尾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