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署的意思、參署的詳細解釋
參署的解釋
謂為官。多指代理、暫任或試充官職。 三國 蜀 諸葛亮 《與參軍掾屬教》:“前參軍 董幼宰 ,每言輒盡,數有諫益……參署七年,事有不至,至於十反,未有忠於國如 幼宰 者。”
詞語分解
- 參的解釋 參 (參) ā 加入在内:參加。參與。參政。參賽。參議。 相間,夾雜:參雜。參半。 檢驗,用其他有關材料來研究,考證某事物:參考。參照。參省(媙 )(檢驗省察)。參看。參閱。參檢。 探究,領悟:參悟。
- 署的解釋 署 ǔ 辦理公務的機關:專署。公署。官署。 布置:部署。 簽名,題字:籤署。署名。署字。 暫代:署理。兼署。 筆畫數:; 部首:罒;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參署”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代理、暫任或試充官職,多用于描述官員的臨時性職務。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 詞義:指擔任官職,但通常帶有“代理”“臨時”或“試用”的性質,并非正式長期任職。
- 拼音:cān shǔ(注音:ㄘㄢ ㄕㄨˇ)。
2.出處與例證
- 該詞最早見于三國時期諸葛亮的《與參軍掾屬教》。文中提到董幼宰(董和)在“參署七年”期間,多次直言進谏,展現了盡職盡責的态度。例如:
“前參軍董幼宰,每言辄盡,數有谏益……參署七年,事有不至,至于十反,未有忠于國如幼宰者。”
3.用法與語境
- 多用于曆史文獻或文言文,描述官員在特定時期的職務狀态,強調其非正式性或臨時性。
- 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常見于古籍研究或曆史類文本。
4.相關說明
- 近義詞:目前未查到明确近義詞(如“署理”可能接近,但未在搜索結果中提及)。
- 反義詞:無明确反義詞。
5.擴展參考
- 若需進一步了解,可查閱《三國志》等史書,或參考諸葛亮相關文獻。
“參署”一詞集中體現了古代官職的臨時性與試任特點,其經典用例反映了對官員盡職程度的評價。
網絡擴展解釋二
《參署》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派遣或委派人員辦事”。它由“參”和“署”兩個部分構成。
“參”的部首是“又”,它的筆畫數是8。它來源于古代的表演道具中的一個角色,表示入戲,加入其中。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是參。
“署”的部首是“網”,它的筆畫數是13。它來源于古代文書中的一種簽名或記錄名稱的用法。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是著。
組詞中,例如有“參署人員”、“參署任務”等。
近義詞中,可以使用“派遣”、“委派”等來替代。
反義詞中,可以使用“調離”、“撤回”等相反的詞彙。
以下是一個例句:他被參署到外地工作。
希望這些信息能夠對你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我會盡力回答!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