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揉摩。 元 範康 《竹葉舟》第四折:“我如今與你拂塵俗将聖手搓挲,便説殺九重天子 明 光殿 ,怎如俺三島仙家安樂窩。”
搓挲(cuō·suo)是一個方言詞彙,主要用于北方部分地區,其含義與動作和狀态相關,具體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揉搓動作
指用手反複揉搓、摩挲物體,常帶有整理、撫平或清潔的意圖。例如:“把衣服上的褶子搓挲平。”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第231頁。
消磨時間
引申為因無聊或焦慮而無目的地擺弄某物,帶有“打發時間”的意味。例如:“他沒事就搓挲手裡的核桃。”
來源:《漢語方言大詞典》中華書局,1999年,第4872頁。
來源:北京方言口語實錄,《北京話詞語》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搓”本義為兩手相摩(《說文解字》:搓,手相切摩也);“挲”通“摩挲”,指用手撫摩(《廣韻》:挲,手摩也)。二者複合後強化反複動作的語義。
來源:《漢字源流精解字典》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年。
主要通行于華北、東北方言區,如北京、河北、山東等地,屬口語化表達,書面語中較少使用。
來源:《中國語言地圖集·漢語方言卷》商務印書館,2012年。
注:該詞在《現代漢語詞典》中标注為方言詞,使用時需結合具體語境。其生動性體現在通過觸覺動作隱喻心理狀态,是漢語具象思維的典型例證。
“搓挲”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結合多個來源綜合解釋如下:
動作描述
“搓”意為雙手反複摩擦(如搓手、搓繩子),“挲”讀作suō時,表示撫摸或摩挲的動作。兩字組合後,強調通過揉搓與撫摸的連續動作完成某種行為,如舒緩情緒或整理物品。
文學引用
元代範康的《竹葉舟》第四折中寫道:“我如今與你拂塵俗将聖手搓挲”,此處“搓挲”指用手輕撫以去除塵俗煩惱,體現動作的細膩與安撫意味。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拓展用法,可參考漢典()或滬江線上詞典()。
百城書班超半高跟拖鞋,半高跟涼鞋阪泉師避僧斃傷踣河伯禹篡權帝丘砥砫方田法雰霏趕考高齋歌工過考鴻稱鴻伐紅缸皇紀火舫堅林嘐嘐交戰基坑經紗撅子俊羔郡寄勘驗肯要可想而知虧心困境蓮花落廉維立陡陡離玦眬瞳馬背船唇賣廳角門兒鳴聲齧棃濆泉僻狹強食啟言散剽散體詩瓢讨野火騰簇通心錦退廳嗡鼻頭五時衣勿有狎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