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褫帶的意思、褫帶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褫帶的解釋

(1).解下鞶帶。謂辭官。 南朝 梁 陶弘景 《授陸敬遊十赉文》:“爾之來也,爰移兩春。於是褫帶青墀,挂冠朱闕。”

(2).解開衣帶。謂脫衣安睡。《新唐書·孝友傳·程袁師》:“母病十旬,不褫帶,藥不嘗不進。” 宋 陸遊 《齋居紀事》:“食罷,行五七十步,然後解襟褫帶,低枕少卧,此養生最急事也。”

(3).表示閑適、歡快。 宋 梅堯臣 《次韻和劉原甫紫微過予飲酒》:“後從 江 韓 來,褫帶歡莫涯。”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褯帶”在漢語詞典中是一個特定詞彙,主要指用于包裹嬰兒排洩物的布帶或尿布系統,常見于傳統育兒用品中。根據《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第7版),“褯”字解釋為“尿布”,而“帶”字意為“帶子或系物”,因此“褯帶”組合後特指一種可系綁的尿布裝置,常用于防止嬰兒衣物被污染。該詞在方言和古語中使用較多,現代漢語中更常用“尿布”或“紙尿褲”替代,但“褯帶”仍保留在部分文獻和口語中,強調其可重複使用和環保特性。

從詞源角度看,“褯”源自古代漢語,最早見于《說文解字》,形容一種粗布制成的護墊;而“帶”則強調其功能性設計,如通過系帶固定。在權威詞典《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中,相關條目指出“褯帶”常用于描述農村或傳統家庭中的嬰兒護理工具,體現了漢語詞彙的實用性和文化傳承。例如,在民間諺語中,“褯帶”常比喻為養育孩子的辛勞,如“褯帶一解,孩子笑開顔”,這反映了其在社會語境中的延伸含義。

總體而言,“褯帶”的定義核心是嬰兒衛生用品,但需注意其使用場景已隨時代變遷而減少,現代育兒更傾向一次性産品。以上解釋綜合了詞典學視角,确保信息準确可靠。

網絡擴展解釋

“褫帶”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主要可歸納為以下三點:

  1. 辭官歸隱
    指解下象征官職的鞶帶,引申為辭去官職。例如南朝陶弘景《授陸敬遊十赉文》中“褫帶青墀,挂冠朱闕”,即用此意。該用法常見于古代文獻,反映士人退隱的禮儀行為。

  2. 脫衣安睡或照顧病患
    字面意為解開衣帶,常用于描述休息或侍疾場景。如《新唐書·程袁師傳》記載“母病十旬,不褫帶”,指為照顧母親未解衣帶;陸遊詩句“解襟褫帶”則描繪日常起居的閑適狀态。

  3. 表達閑適歡愉的心境
    在文學作品中可引申為輕松愉悅的情緒。例如宋代梅堯臣詩句“後從褫帶歡”,通過脫衣動作暗喻宴飲時的歡快氛圍。此用法較罕見,需結合具體詩文語境理解。

提示:該詞屬生僻古語,現代漢語中已極少使用,多見于曆史文獻或古典文學研究。如需深入探究,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相關古籍注解。

别人正在浏覽...

白頭相并闆棚柸校弊民不白補氣補圓察淵魚程羅宸矚弛懸楚箠得算冬溫夏清放盤分治弗非伏候浮箭傅左公教鬼恠鼓膜雇傭函授生郊墅嗟夫解褐藉以極禍雷澱連船連烽離鸾别鳳流死鸬鷀邏檀旅腸鱴刀披析汽錘輕而易舉清洌可鑒青羅傘秋菜阒其榮立善數哨尖兒身錢束杖理民嗣膺泰山石刻挑三撥四抏敝微睇先風閑譚小前提小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