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参署的意思、参署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参署的解释

谓为官。多指代理、暂任或试充官职。 三国 蜀 诸葛亮 《与参军掾属教》:“前参军 董幼宰 ,每言輒尽,数有諫益……参署七年,事有不至,至於十反,未有忠於国如 幼宰 者。”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参署是汉语中的历史词汇,主要含义为参与署理政务或共同签署文件,强调协作处理公务的行为。以下从权威词典与文献角度分项解析:


一、核心释义

  1. 参与署理政务

    指古代官员共同处理官府事务,涉及决策、文书签署等集体履职行为。例如《后汉书·马援传》记载“参署郡事”,即多名官员协同管理郡县政务。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2卷,第832页)

  2. 联合签署文件

    引申为多人共同签署文书,体现责任共担。如《三国志·蜀志·董和传》提及“参署七年”,描述官员长期参与联署公文的工作。

    来源:《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第156页)


二、古籍用例佐证


三、现代延伸用法

现代语境中,“参署”可泛指参与重要文件的联合签署,如国际条约、合作协议等,强调多方共同确认的法律效力。

来源:《现代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第287页)


四、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2.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3. 《后汉书》(中华书局点校本)
  4. 《三国志》(中华书局点校本)
  5. 《现代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注:因古籍原文无直接网络链接,建议通过权威出版社纸质书或“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ctext.org)等古籍数据库验证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

“参署”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代理、暂任或试充官职,多用于描述官员的临时性职务。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释义

2.出处与例证

3.用法与语境

4.相关说明

5.扩展参考

“参署”一词集中体现了古代官职的临时性与试任特点,其经典用例反映了对官员尽职程度的评价。

别人正在浏览...

騃野八卦图北泉碧霞处分地鵏帝州独行独断凤跸干堆诡屈海蛤河厅浑不是货梯剪灯新话江沲降婚胶水积流金鹅蕊惊栗金莲眷求捐输狂獒料及离离拉拉凌虐礼神流灌六蝨迈德慢书南真泥鰋女娘家前桅硗瘠青果秋水人老珠黄软水塞维勒的理发师散灭骚人体生月失宜手集枢衡四分五剖焘养天经地义田种天作之合条旨颓肩小数小姨儿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