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木冰。 明 郎瑛 《七修類稿·天地五·木冰》:“木冰者,雨及木而凝冰。諺雲:‘木稼也。’《洪範五行傳》謂之木斤。”參見“ 木冰 ”。
“木斤”是一個漢語詞語,主要含義指向自然現象“木冰”,以下為詳細解釋:
詞義:即“木冰”,指雨滴在樹木上凝結成冰的現象,俗稱“樹稼”或“木稼”()。這種現象多出現在寒冷潮濕的天氣條件下,常見于冬季或早春。
詞源:
部分資料(如)提到“木斤”象征勞動力的重要性,但此說法缺乏廣泛文獻支持,可能為現代引申義或誤讀。主流釋義仍以自然現象“木冰”為準。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七修類稿》等古籍原文或氣象學相關研究。
木斤(讀音:mù jīn)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由木和斤兩個部首組成。下面将介紹它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字、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一些相關的信息。
木斤是由“木”作為左邊部首,表示木材和樹木;“斤”作為右邊部首,表示斧頭或砍的意思。整個字共有4畫。
“木斤”最初是指用斧頭砍木頭的動作,後來逐漸引申為砍伐、切割等意義。現代漢語中,“木斤”一詞多用于形容力量大、勢頭猛烈的動作或事物。
《木斤》的繁體字為「木斤」。
在古時候,漢字的形态和書寫方式有很多不同。關于《木斤》的古代寫法有很多種類,例如金文中的「⿱木斤」、隸書中的「木斤」等。
1. 他的力量大得像一把木斤。
2. 這個項目的進展迅猛,勢如劈竹斷金。
3. 他用一斧頭砍斷了那棵大樹,斧下無虛士!
與《木斤》相關的一些組詞包括:斧頭、砍伐、木材、劈、砍、伐、勁頭等。
力大、強勁、猛、兇猛、勇猛等是與《木斤》意思相近的詞語。
與《木斤》意思相反的詞語包括:柔弱、無力、軟弱、軟弱無能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