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猩猩的意思、大猩猩的詳細解釋
大猩猩的解釋
[gorilla] 最大的類人猿,生長在非洲密林中,高四、五尺,黑褐色,前肢比後肢長,能直立行走,腦比人腦小但結構與人腦相似。也叫“大猿”
詳細解釋
類人猿中最大的一種,身體高約1.40至1.65米,毛黑褐色,前肢比後肢長,能直立行走。産在 非洲 ,生活在密林中,吃野果、竹筍等。
詞語分解
- 大的解釋 大 à 指面積、體積、容量、數量、強度、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與“小”相對:大廳。大政。大氣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指大小的對比:這間房有那間兩個大。 規模廣,程度深,性質重要:大局。大衆
- 猩猩的解釋 一種大型的素食性樹栖類人猿,産于婆羅州和蘇門答臘的低溫沼澤地帶森林内,體型約有大猩猩的三分之二大,特征是耳朵小,皮膚棕色,長而稀疏的紅棕色毛,很長的臂,臉、手、足裸出詳細解釋.哺乳動物。體高可達.米
網絡擴展解釋
大猩猩是靈長目人科人亞科大猩猩屬的類人猿總稱,分為“東非大猩猩”和“西非大猩猩”兩個物種。以下是詳細解釋:
1.分類與特征
- 分類學:屬于哺乳綱靈長目,現存體型最大的靈長類動物。
- 體型:雄性體長1.4-2米,體重110-250千克(最大達350千克);雌性較小,體重60-150千克。直立時身高約1.6-1.8米,因膝蓋無法完全伸直,實際身長更長。
- 外貌:全身覆蓋黑褐色長毛,面部、耳部、手足無毛;額頭高聳,眉脊突出,鼻梁塌陷,犬齒發達。
2.分布與栖息地
- 主要分布于非洲赤道附近:
- 東非:剛果民主共和國東部、烏幹達、盧旺達等地。
- 西非:剛果、加蓬、喀麥隆等國的密林中。
3.習性與食性
- 食性:以植物為主,包括嫩葉、樹皮、果實、竹筍等,已知采食超過200種植物。
- 行為:晝行性群居動物,群體由“銀背”雄性領導,具有學習能力,可掌握簡單手勢語言。
4.保護現狀
- 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因栖息地破壞和偷獵面臨威脅。
補充說明
大猩猩與猩猩(如婆羅洲猩猩)不同,後者體型較小且分布于亞洲。大猩猩腦結構接近人類,但腦容量較小。
網絡擴展解釋二
大猩猩是指一種大型的靈長類動物,也被稱為猩猩或大猩。現代漢字中,“大猩猩”這個詞由三個字組成,分别是“大”、“猩”和“猩”。下面我将一一解釋這些字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以及提供些例句,同時還會列舉一些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1. 大:指的是尺寸或規模較大。它的部首是一的一字旁,總共有三筆。在古代漢字中,類似的字有“太”、“夫”等。例如:“大象”、“大海”。
2. 猩:指的是大猩猩的一種。它的部首是犬字旁,總共有十五筆。在古代漢字中,這個字根據不同的發音有不同的寫法,如“邢”、“形”等。例如:“猩紅”、“猩猩”。
3. 猩:與前面的猩相同,指的是大猩猩的一種。它的部首也是犬字旁,總共有十五筆。在古代漢字中,這個字的寫法相同。
大猩猩一詞的來源不太明确。在古代的文字文獻中,沒有具體記錄這個詞的起源。它有可能是在較近的曆史時期引入的外來詞語。因為大猩猩在中國并不是常見的動物,所以繁體的寫法與簡體的寫法相同。
古代漢字将大多數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所以我們無法直接了解大猩猩在古代的漢字寫法。
以下是一些例句:
1. 他們經過了茂密的叢林,終于看到了一隻大猩猩。
2. 許多人把大猩猩作為動物園的明星。
以下是一些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大猩猩科學家、大猩猩保護、大猩猩栖息地
近義詞:猩猩、大猩、猩紅猩、猩紅猩猩
反義詞:小猩猩、猩猩以外的動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