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bumpy]∶[道路] 具有或布滿地面隆起部分的
這條路七高八低的,真難走
(2) [rough]∶[地面] 表面高低不平的;不平坦的
真個生得丑陋:七高八低孤撈臉,兩隻黃眼睛,一個磕額頭。——《西遊記》
形容凹凸不平。《西遊記》第三六回:“真個生得丑陋:七高八低孤拐臉,兩隻黃眼睛,一個磕額頭。”《孽海花》第二三回:“獨自一個,在這七高八低的小路上,一腳絆一腳的望前走去。”
“七高八低”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為qī gāo bā dī,主要用于以下兩種含義:
形容道路或地面不平坦
指路面或地表凹凸不平,行走困難。例如:
比喻事物差異極大
強調程度、高低、好壞等方面的極端對比。例如:
“七高八低”既可具體指路面的不平坦,也可抽象表達事物間的顯著差異。其用法靈活,常見于文學描寫和日常口語中。
“七高八低”是一個成語,它形容事物或者情況的起伏不定、喜怒哀樂無常,表示變化多端、不穩定。
這個成語的部首是攵和目,總共有16畫。攵是手部的意思,目是眼睛的意思,表示用手幫助眼睛看清眼前的情況。
“七高八低”這個成語來源于古代的農田水利。過去農田的灌溉和排水常常使用渠道,而渠道的開鑿、鋪設都需要計算高低差,以保證水源能夠流動到各個田地中。由于地勢起伏不定,渠道的高低差也會隨之變化。于是人們就以“七高八低”來形容渠道的變化多端。後來,“七高八低”這個詞被引申為其他事物或情況的變化不定。
在繁體字中,“七高八低”可以寫作「七高八低」。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有一種叫做篆書的字體,它是古代最早的字體之一。在篆書中,這個成語的寫法是「七高八低」。隨着時間的推移,漢字的書寫形式不斷演變,現代漢字寫法簡化了很多筆畫和結構。
例句:
他的情緒七高八低,讓人無法捉摸。
這個公司的經營狀況七高八低,時好時壞。
組詞:忽高忽低、起伏不定、變化多端
近義詞:興衰、盛衰、浮沉、好壞參半
反義詞:穩定、平穩、持續、一直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