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失腳的意思、失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失腳的解釋

[lose one's footing] 失足;不慎跌倒

失腳滑倒

詳細解釋

(1).舉步不慎而跌倒。《景德傳燈錄·大安禅師》:“如人負重擔從獨木橋上過,亦不教失腳。”《水浒傳》第十八回:“ 朱仝 隻做失腳撲地,倒在地下。” ********* 《把一切獻給黨·轉移》:“這條路原是我們農民弟兄踩出來的,他們就是閉上眼睛,也不會失腳的。”

(2).比喻受挫折或犯錯誤。 唐 白居易 《東南行一百韻》:“翻身落霄漢,失腳到泥塗。 博望 移門籍, 潯陽 佐郡符。”自注:“予自太子贊善大夫出為 江州 司馬。”《紅樓夢》第九二回:“我一時失腳,上了他的當。” 茅盾 《子夜》八:“那天我們在銀行公會吃中飯的時候看見他,不是他勸我們趕快補進麼?早聽他的話,這一回就不至于失腳。”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失腳是現代漢語中的常用詞彙,其核心含義指行走時因意外失去平衡而跌倒,引申為行為失誤或陷入困境。以下從權威詞典角度分層解析:


一、基礎釋義

  1. 字面本義

    指身體失去平衡而摔倒,多因地面濕滑、踩空等意外導緻。

    例:雨後山路濕滑,遊客不慎失腳跌落山坡。

  2. 比喻引申

    泛指人在行為、決策中因疏忽陷入被動或錯誤境地,強調意外性與不可控性。

    例:他因輕信他人而失腳,卷入詐騙案件。


二、古漢語溯源與演變


三、權威詞典佐證

  1.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定義:“腳未站穩而跌倒;比喻行事疏忽導緻失誤。”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商務印書館出版。詳見紙質版第1176頁。

  2. 《漢語大詞典》

    收錄雙重釋義:

    • 本義:“舉步不慎而摔倒。”
    • 引申義:“比喻堕落或犯嚴重錯誤。”

      來源: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年版第2卷第1353頁。

  3.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台灣學術版)

    強調意外性:“非故意造成的跌倒或行為過失。”

    來源: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網絡版詞條鍊接:https://dict.revised.moe.edu.tw/dictView.jsp?ID=24640


四、典型用法與語境


參考資料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2.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 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1994.
  3. 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中華民國教育部, 2015.

網絡擴展解釋

“失腳”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字面含義:指因腳步不穩而跌倒。例如《景德傳燈錄》中“如人負重擔從獨木橋上過,亦不教失腳”,以及現代例句“雜技演員失腳栽進安全網”。
  2. 比喻含義:引申為因失誤而受挫或犯錯。如白居易詩句“翻身落霄漢,失腳到泥塗”暗喻仕途受挫,《紅樓夢》中“我一時失腳,上了他的當”則指被欺騙犯錯。

二、使用場景 • 描述具體動作:多用于意外滑倒場景(如雪地失腳)。 • 抽象表達:常見于文學或口語中,形容人生、事業等陷入困境或誤入歧途(如“一失腳成千古恨”)。

三、近反義詞 • 近義詞:失足、跌跤、失誤 • 反義詞:站穩、成功、謹慎

注:該詞多用于書面語境,日常口語中“失足”使用更頻繁,二者比喻義可通用,但“失腳”更強調意外性。

别人正在浏覽...

阿比讓按軍班赉拔犀擢象褊短倉庚策動宸章出費純色出芽刺答定刑豐彩峰嶺鳳嘯豐勻服服貼貼副順宮星黑雨混茫鑒知交脣郊坰金雞寶帳浸沒糾約卡癶裆虧汙括戶臘盡春回裡使珑璁龍星籠着手買命貓坑面網目授瘧疾切斷清熟惹草沾花缛繡三定散禁三人成虎掃庭生期設佩詩奁霜村天壤跳指日貼落無償閑漢哮呼西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