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laria] 以瘧蚊為媒介,由瘧原蟲引起的周期性發作的急性傳染病
(1).以瘧蚊為媒介,由瘧原蟲引起的周期性發作的急性傳染病。《禮記·月令》:“﹝孟秋之月﹞寒熱不節,民多瘧疾。” 鄭玄 注:“瘧疾,寒熱所為也。”《水浒傳》第二三回:“今欲正要回鄉去尋哥哥,不想染患瘧疾,不能夠動身回去。” 葉君健 《自由》一:“他們身上的雞皮疙瘩在加厚,連他們的骨頭都哆嗦起來,像瘧疾正在發作。”
(2).指患瘧疾。 唐 杜甫 《寄彭州高使君適虢州岑長史參三十韻》:“三年猶瘧疾,一鬼不銷亡。”《花月痕》第四八回:“忽一日老蒼頭 賈忠 回説,外有老道姑,帶一美女子,説是要見二位夫人。適值 紅卿 瘧疾, 采秋 與 瑤華 隻得接入。”
(3).虐疾。猶暴疾。《左傳·襄公七年》:“ 子駟 使賊夜弑 僖公 ,而以瘧疾赴于諸侯。” 楊伯峻 注:“ 俞樾 《平議》謂‘瘧疾’古本止作‘虐疾’,《書·金滕》‘遘厲虐疾’,猶言暴疾。弑之而以暴疾赴,於情事為近。”
“瘧疾”是由瘧原蟲引起的寄生蟲傳染病,以下是詳細解釋:
瘧疾是一種經按蚊叮咬傳播 的寄生蟲病,病原體為瘧原蟲,屬于血液寄生蟲病。主要症狀包括:
瘧疾是全球關注的傳染病,具有周期性症狀和高危地區流行特征。我國雖已消除本土病例,仍需警惕輸入風險,做好個人防護是關鍵。
瘧疾是一種由瘧原蟲引起的傳染病,主要通過蚊子叮咬傳播,嚴重危害人類健康。
瘧疾的拆分部首是疒(疔)和矛,筆畫為14畫。
瘧疾一詞最早來源于《徐霞客遊記》,意思是“發冷”或“寒戰”。後來用來形容由瘧原蟲引起的寒戰和高熱的疾病。
瘧疾的繁體字為「瘧疾」
在古代,瘧疾的漢字寫法為「疒卯半」。
1. 他因為瘧疾一直發高燒,需要及時治療。
2. 這個地區瘧疾病例頻發,需要加強預防措施。
瘧疾的相關組詞有:
1. 瘧疾疫區:指瘧疾流行的地區。
2. 瘧疾疫苗:預防瘧疾的疫苗。
3. 瘧疾預防:采取措施預防瘧疾。
瘧疾的近義詞有:
1. 瘴疠:指瘴氣所導緻的疾病。
2. 溫病:指由于濕熱、寒冷等原因引起的疾病,也包括瘧疾。
瘧疾沒有明确的反義詞,因為它是一種特定的疾病。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