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捕兔的網。《詩·周南·兔罝》“肅肅兔罝” 毛 傳:“兔罝,兔罟也。”
“兔罟”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以下為詳細解釋:
“兔罟”指捕兔的網,由“兔”(兔子)和“罟”(漁獵用的網)組合而成。該詞最早見于《詩經·周南·兔罝》中的“肅肅兔罝”,漢代毛亨注釋為“兔罝,兔罟也”,表明其用途與捕兔相關。
經典出處
《詩經·周南·兔罝》通過描繪捕兔網的嚴密,引申出對賢才的贊美。漢代學者認為此詩暗喻“賢人衆多”,後世亦用“兔罝”象征在野賢人或武臣的忠勇。
字詞解析
如需進一步了解《兔罝》的詩意解析,可參考《詩經》注疏或漢代毛傳版本。
《兔罟》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捕捉兔子的陷阱。兔子是一種可愛的小動物,兔罟就是用來捕捉這些小動物的工具。
《兔罟》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兔”和“罝”。其中,“兔”是整個詞語的主體部分,“罝”是兔罟的具體工具。《兔罟》的總筆畫數為18,其中“兔”部分有7畫,而“罝”部分則有11畫。
《兔罟》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的農村地區,兔肉是一種常見的食材,因此人們經常使用兔罟來捕捉兔子。隨着時間的推移,“兔罟”這個詞就逐漸形成并傳承至今。
《兔罟》這個詞的繁體形式是「兔罟」。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而關于《兔罟》一詞的古代漢字寫法可能已經失傳,所以我們無法準确了解其古時候的寫法。
1. 他設置了一個巧妙的兔罟,成功地捕捉到了一隻兔子。
2. 小明在田野裡發現了一個被遺棄的兔罟。
1. 兔子、兔子洞、兔套、兔窩、兔糧等
2. 罟籠、罟網、虎罟、鼠罟、鳥罟等
陷阱、羅網、捕鳥器、捕獸器
解救、保護、釋放、放生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