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 騎鶴上揚州 ”。 宋 陳韡 《哨遍·陳抑齋乞緻仕》詞:“十萬錢,騎鶴更 揚州 ,是人間幾曾有底。”
“騎鶴更揚州”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源自南朝梁·殷芸《小說》中的故事:幾人談論志向,有人想當揚州刺史,有人想發財,有人想騎鶴成仙。最後一人說:“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企圖三者兼得。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漢語大詞典》或相關古籍原文。
“騎鶴更揚州”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比喻一個人想去一個地方,結果卻去了另一個地方。這個成語由四個漢字組成,可以拆分為“騎”、“鶴”、“更”和“揚州”四個部分。
“騎”是一個形聲字,由“馬”和“奇”兩個部分組成。它的筆畫數是十二畫。
“鶴”也是一個形聲字,由“攵”和“隺”兩個部分組成。它的筆畫數是十二畫。
“更”是一個會意字,由“曰”和“一”兩個部分組成。它的筆畫數是七畫。
“揚州”的拆分是“扌”、“昜”和“州”。它的筆畫數是十一畫。
“騎鶴更揚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明代的小說《*********》中。故事中有個人本想去揚州,結果誤坐船到了千裡之外的揚州。所以後來人們用這個成語來形容人出發意圖偏差,做事聽之任之的情況。
《騎鶴更揚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騎鶴更揚州”。
在古代,寫“騎鶴更揚州”這個成語的漢字有些差異。例如,古時的“騎”字可以寫成“羽”,“鶴”可以寫成“鶴”,“更”可以寫成“更“或”替”,“揚州”可以寫成“揚州”。
例句:他本想去上海出差,結果不知道怎麼騎鶴更揚州,誤坐火車去了杭州。
與“騎鶴更揚州”意思相近的成語有“錯過”、“誤入歧途”等。
與“騎鶴更揚州”的意思相反的成語是“一絲不苟”。比如,他出發前有一份詳細的行程表,從不騎鶴更揚州,總是一絲不苟地按照計劃行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