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偷苟的意思、偷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偷苟的解釋

苟且。《宋書·五行志一》:“杯槃者,酒食之器也,而名曰《晉世寧》者,言 晉 世之士,偷苟於酒食之間,而其知不及遠, 晉 世之寧,猶杯槃之在手也。” 唐 元稹 《贈左散騎常侍裴公墓志銘》:“急則散去,緩則偷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偷苟”是一個古漢語詞彙,現較少使用,具體含義如下:

一、基本含義 指行為上的苟且,常用來批評對道德或責任的懈怠,表現為追求短暫享樂而忽視長遠後果。該詞由“偷”(不正當手段獲取利益)和“苟”(得過且過)組成,強調對規範與原則的漠視。

二、古籍引證

  1. 《宋書·五行志一》提到晉代士人“偷苟於酒食之間”,諷刺其沉迷享樂、缺乏遠見。
  2. 唐代元稹在墓志銘中描述“急則散去,緩則偷苟”,反映人們在壓力下的功利态度。

三、近義詞與語境 近義詞為“苟且”,多用于描述消極應對責任或道德問題的行為。例如現代可類比為“敷衍塞責”“投機取巧”,但原詞更具文言色彩。

四、現代適用性 該詞目前主要見于古籍研究或文學創作,日常口語中極少使用。如需表達類似含義,建議采用更通俗的詞彙如“得過且過”“短視逐利”等。

注:以上解釋綜合了古代文獻用例和現代語義分析,具體使用需結合語境。

網絡擴展解釋二

偷苟是什麼意思

偷苟是指暗地裡或私下裡進行不正當行為,通常用來形容兩個人秘密地關系在一起,而其中至少一方已經有了固定的伴侶。

拆分部首和筆畫

偷苟這個詞由兩個漢字組成,偷的部首是人字旁,苟的部首是艸字旁。偷的筆畫是5畫,苟的筆畫是8畫。

來源和繁體

偷苟這個詞的源自于中國古代小說《紅樓夢》中的一句話:“前有藕絲後有草,悄向花牖蹙雲煙。若逢二十五六夜,粉署神仙也解牽。”其中“粉署神仙”一句描繪了賈寶玉與黛玉之間的暧昧關系,而其中的“偷苟”一詞即意味着暗地裡秘密發生的不正當關系。在繁體字中,偷苟的寫法為「偸苟」。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寫法有很多種,偷苟在古時候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然而,由于目前并沒有相關的資料表明古時候有單獨的字形來表示“偷苟”,所以我們無法準确得出古代漢字寫法。

例句

1. 他們私下裡偷苟已經有多久了?

2. 這對情侶經常偷苟,完全不顧及他們已有的伴侶。

組詞

1. 害人偷苟

2. 偷苟行為

3. 偷苟者

近義詞

1. 偷情

2. 暗通款曲

反義詞

1. 忠誠

2. 守信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