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戎略的意思、戎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戎略的解釋

作戰方略;軍事謀略。《周書·于謹傳》:“及 晉公護 東伐, 謹 時老病, 護 以其宿将舊臣,猶請與同行,詢訪戎略。” 唐 劉禹錫 《酬郓州令狐相公官舍言懷見寄呈樂天》詩:“已通戎略逢 黃石 ,仍占文星耀碧虛。”《舊唐書·鄭雲逵傳》:“ 奉天 之難, 雲逵 奔赴行在, 李晟 以為行軍司馬,戎略多以咨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戎略”是漢語中具有古典色彩的複合詞,由“戎”和“略”兩個語素構成。根據《漢語大詞典》解釋,“戎”本義指兵器或軍事,《說文解字》載“戎,兵也”,後引申為軍隊、戰争等含義;“略”則指謀略、策略,《玉篇》釋為“謀略,計策”。二字組合後,“戎略”特指軍事領域的戰略部署或作戰方針,常見于古代文獻中描述戰争籌劃的場景。

該詞最早見于《晉書·宣帝紀》:“帝内忌而外寬,猜忌多權變,魏武察帝有雄豪志……必預汝家事,太子與帝不并立,汝後宜深為謀。帝于是勤于吏職,夜以忘寝,至于刍牧之間,悉皆臨履,由是魏武意遂安。及平公孫文懿,大行殺戮……既而竟遷魏鼎雲。”其中“戎略”被用于評價司馬懿的軍事才能。

現代漢語中,“戎略”多用于曆史研究或文學創作領域,例如在分析《三國演義》等古典名著時,常以“深谙戎略”形容諸葛亮等軍事家的戰略智慧。《辭海》第七版将其列為曆史詞彙,标注為“古代軍事策略”的專稱。

網絡擴展解釋

“戎略”是一個漢語成語,結合軍事與策略兩層含義,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戎略”指軍事策略或戰略思維,強調戰争中的謀劃與部署能力。該詞由“戎”和“略”構成:

二、使用場景與例證

  1. 古代軍事文獻:多用于描述将領的軍事才能。例如《周書·于謹傳》提到“詢訪戎略”,指征詢作戰方略;唐代劉禹錫詩中“已通戎略逢黃石”則以“黃石公授兵法”典故暗喻精通戰略()。
  2. 現代語境:多用于曆史研究或文學創作,形容對戰争全局的籌劃能力,如“深谙戎略的軍事家”。

三、相關延伸

四、注意事項

現代日常交流中較少使用該詞,常見于學術讨論或曆史題材作品。如需查詢更多古籍例證,可參考《周書》《舊唐書》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剝豬猡八十孩兒刬地常例錢吃悸摧黜代田當不過蛋黃娣婦躲子發散風警浮觞各支共理躬桑狗尾乖僢貴學宏富花匠換親節變歲移截留介山經久僦民計左菊泉露餐風宿論讬馬牲梅花眼沒上下密葺葺鳥媒挪用千層底怯症青骊青祇器藝榷易柔齊茹古涵今三聯單三人一龍賒賬使巧衰冗殊趣肅布天怪天壤之别條柯同賞投厝武達細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