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同義的意思、同義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同義的解釋

(1).仁義或道義相同。《呂氏春秋·應同》:“帝者同氣,王者同義。” 高誘 注:“同仁義也。”《文子·上仁》:“同義者王,同功者霸。” 漢 王充 《論衡·齊世》:“ 臨淮 許 君 叔 ,亦養兄孤子,歲倉卒之時,餓其親子,活兄之子,與 子明 同義。”

(2).意義相同。 漢 蔡邕 《獨斷》:“又五更或為叟,叟老稱與三老同義也。” 清 龔自珍 《說文段注劄記》:“凡同義異文,可雲假借,此實異義,非假借,乃經師各家耳。”

(3).指同具義氣者。《北齊書·神武帝紀下》:“ 建州 刺史 韓賢 、 濟州 刺史 蔡儁 皆 神武 同義, 魏帝 忌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同義”是現代漢語中一個重要的語言學概念,主要用來描述詞語之間在意義層面的關系。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對其詳細解釋:

一、核心釋義 指詞語的意義相同或極其相近。擁有相同或相近意義的詞被稱為“同義詞”。根據意義重合的程度,同義詞可分為:

  1. 等義詞(絕對同義詞):意義完全相同,在任何語境下都可以互相替換而不改變句意(如“演講”與“講演”、“西紅柿”與“番茄”)。這類詞數量較少。
  2. 近義詞(相對同義詞):意義基本相同,但在語義輕重、範圍大小、適用對象、感情色彩(褒貶)、語體風格(書面/口語)或搭配習慣等方面存在細微差别(如“請求”與“懇求”[語義輕重不同]、“邊疆”與“邊境”[範圍大小不同]、“愛護”與“愛戴”[適用對象不同])。

二、古漢語溯源 “同義”一詞本身曆史悠久:

三、相關概念辨析 理解“同義”需注意:

引用來源: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 (2016). 現代漢語詞典 (第7版). 商務印書館. (釋義核心來源,未能提供有效鍊接)
  2. 李行健 主編. (2000). 現代漢語規範詞典.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 語文出版社. (古義補充,未能提供有效鍊接)
  3.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2000). 應用漢語詞典. 商務印書館. (相關概念與應用,未能提供有效鍊接)

網絡擴展解釋

“同義”指兩個或多個詞語、短語在語義上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含義,可以在特定語境中互相替換而不改變句子的核心意義。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定義


2.分類與特點


3.實際應用


4.注意事項


總結來說,“同義”是語言靈活性的體現,但需結合具體語義、語用和文化背景精準使用。

别人正在浏覽...

擺制暴腮龍門財擇宸景赤龍爪答碴殚洽刀勅得意忘形點畫東央西浼端心繁漫副本符袋弗康富礦負立氟塑料耕鋤國正好戴高帽鶴頂梳花殘月缺幻海悔非錦卷金馬門矜念就法久稽卷席而葬卷衣曠古一人匮生坤元論處緑衫名不虛傳民譽南北軍女兄排查平原兄弟破不剌奇毛頃者乳糖三育霜輝孀節樹立私亂邃沖肅雍脫卸塗炭生靈為學絃心鞋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