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紐的意思、通紐的詳細解釋
通紐的解釋
總合,合在一起。《宋史·食貨志下一》:“十六年,以諸路歲取經總制錢,本路提刑并檢法幹辦官拘催,歲終通紐以課殿最。”
詞語分解
- 通的解釋 通 ō 設有阻礙,可以穿過,能夠達到:通風。通天。通氣。通宵。通行。通過。通衢。貫通。四通八達。曲徑通幽。 懂得,徹底明了:通曉。通徹。通今博古。通情達理。 傳達:通令。通訊。通報。通告。通知。通緝。
- 紐的解釋 紐 (紐) ǔ 器物上可以提起或系挂的部分:秤紐。印紐。 可以扣合衣物的球狀物、片狀物或其它形狀的東西:紐扣。 操縱的機鍵;關鍵:電紐。樞紐。紐帶。 瓜果等剛結的果實:瓜紐兒。 筆畫數:; 部首:纟
網絡擴展解釋
“通紐”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總合,合在一起”,主要用于描述将不同部分或内容進行彙總整合。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 詞義:指将事物或數據彙總、合并為一個整體。例如《宋史·食貨志下一》中提到:“歲終通紐以課殿最”,意為年終彙總考核官員政績優劣。
2.來源與用法
- 曆史背景:該詞最早見于宋代文獻,多用于財政或行政語境,強調對賬目、事務的整合管理。
- 現代延伸:現代漢語中使用較少,更多見于古籍或學術讨論中,屬于較為專業的書面用語。
3.字義分解
- “通”:本義為貫通、連接,此處引申為“全面、整合”。
- “紐”:原指器物可提攜的把手,後衍生為“關鍵、樞紐”,此處與“通”結合,強調将分散部分聯結為整體。
4.相關示例
- 古籍例句:“本路提刑并檢法幹辦官拘催,歲終通紐以課殿最。”(《宋史》)
意為:地方官員負責征收賦稅,年終彙總考核政績。
5.權威性說明
- 漢典(高權威性來源)及滬江詞典(中等權威性)均收錄該詞,釋義一緻,但需注意其現代使用範圍較窄。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體用法,可參考《宋史》原文或相關曆史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通紐的意思
通紐是一個漢語詞語,通常用來形容某種事物或情況能夠聯繫或連接起來的特點。它可以表示溝通、連接、交流等含義。
拆分部首和筆畫
通紐的拆分部首是“長”和“糸”,其中“長”是通紐的上部分,而“糸”則是下部分。
通紐的筆畫數為7畫,其中上部分“長”有2畫,下部分“糸”有5畫。
來源和繁體
通紐一詞的來源于古代漢語,其形狀和線索的含義有關。古時候常常以紐結物作為聯繫或連接的象征。
通紐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通紐」。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通紐的寫法略有不同。上部分的“長”在古代寫作“長”,下部分的“糸”寫作“糹”。
例句
1. 電子郵件的出現極大地方便了人們之間的通紐。
2. 他是公司内部各個部門溝通的通紐,負責協調工作。
組詞
通紐可以和其他詞語組合成一些相關的詞彙,例如:通紐線、通紐手段、通紐溝通等。
近義詞
與通紐意思相近的詞語有通道、聯繫、紐帶等。
反義詞
與通紐意思相反的詞語有隔閡、孤立、斷裂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