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律人的意思、律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律人的解釋

(1).衡量他人。《韓非子·難四》:“五伯兼并,而以 桓 律人,則是皆無貞廉也。”

(2).約束他人。 唐 杜牧 《盧搏除廬州刺史制》:“故行令不如行化,律人不如律身。”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二》:“然用以律己則可,用以律人則不可。”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律人"一詞在漢語中主要有兩層含義,其核心都與“規範”和“約束”相關,具體釋義如下:

  1. 約束、規範他人

    • 釋義: 指用規則、法律、道德标準或紀律來要求、管理和制約他人的行為。這裡的“律”作動詞用,意為“約束”、“規範”,“人”指他人。
    • 來源與引用:
      • 《漢語大詞典》: 對“律”的釋義中包含“約束”義項(如“嚴于律己”),引申到“律人”即指約束他人。
      • 《禮記·樂記》: 雖未直接使用“律人”一詞,但其中“樂者,天地之和也;禮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體現了禮樂制度對人群行為的規範作用,是“律人”思想的文化源頭之一。
      • 《現代漢語規範詞典》: 在解釋“律”時,明确指出其有“約束”之意(如“律己甚嚴”),此意可直接應用于“律人”的解讀。
  2. (現代引申)自我約束與影響他人

    • 釋義: 在現代語境中,“律人”常與“律己”對舉或連用(如“律人先律己”)。它不僅僅指單純地要求别人,更強調在要求他人之前或同時,自身也應遵守規則、以身作則。這種用法更強調規則的雙向性和示範效應。
    • 來源與引用:
      • 現代漢語用法: 此含義廣泛見于現代漢語的格言、諺語和管理學論述中,強調領導者或規則制定者自身行為的重要性。
      • 《現代漢語詞典》: 雖然沒有單獨列出“律人”詞條,但對“律”的解釋(“約束”)和“律己”(“約束自己”)的詞條,為理解“律人”在“約束他人”及“律人律己”這一對概念中的含義提供了基礎。

“律人”的核心含義是用規則或标準來約束、規範他人的行為。其傳統用法側重于對他人的要求和管理,而在現代語境中,常與“律己”相結合,強調在規範他人時,自身也應遵守規則、發揮表率作用,體現了規則應用的普遍性和示範性。

網絡擴展解釋

“律人”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結合古籍文獻和現代用法綜合說明:

  1. 衡量他人
    源自《韓非子·難四》中“五伯兼并,而以桓律人”,指以某種标準評判他人行為。 這一用法強調對他人言行進行道德或規範層面的評價,帶有審視意味。例如古人常以聖賢标準“律人”,但紀昀在《閱微草堂筆記》中指出“用以律己則可,用以律人則不可”,提醒避免過度苛責他人。

  2. 約束他人
    唐代杜牧在《盧搏除廬州刺史制》提出“律人不如律身”,指通過規則限制他人行為。 此含義強調外部規範對個體的制約,如管理者通過制度約束團隊。清代文獻進一步區分了“律己”與“律人”的適用場景,認為約束他人需謹慎。

補充說明:

建議結合具體語境判斷詞義,古籍中多取前兩種解釋,現代文本需留意是否有特殊定義。

别人正在浏覽...

哀感頑豔暴虎馮河筆花生兵戈擾攘不相幹慘然不樂差樊逞節扯縴拉煙籌略傳書出來釘書匠敦恪伏從幹枯公爹寡黃候遮黃妖蹇蹶界溝揭挑積衰就封僦運卷駡科頭徒跣葵甲刳腔攬泣尥蹶子六術泸州謾罵孟藝蹑蹻澎赑匍滴蟲錢肆骐麟色忤墒溝陝輸生計書室書谒四渎死諸葛吓走生仲達太史氏陶猗田夫野老土墼吞聲忍淚韪德吳鄧舞絙無匹詳談限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