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祝賀與省問。借指應酬交往。《後漢書·周燮傳》:“不讀非聖之書,不脩賀問之好。”
“賀問”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含義及解析如下:
最早見于《後漢書·周燮傳》:“不讀非聖之書,不脩賀問之好。” 此句表明周燮(東漢隱士)不參與世俗的禮節性往來,凸顯“賀問”在當時指代常規社交活動。
需與成語“賀問”區分。部分資料(如)将其歸為成語,但更嚴謹的文獻中,它屬于普通詞彙,而非固定四字成語。
總結來看,“賀問”是一個具有曆史色彩的詞語,反映古代社交禮儀的特定表達方式。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後漢書》原文及漢語言研究資料。
賀問是一個漢字詞語,由“賀”和“問”兩個字組成。
“賀”字的部首是貝字旁,總共12畫。
“問”字的部首是口字旁,總共6畫。
“賀問”這個詞來源于古代文獻,形容人們向他人祝賀并尋求問候。一般來說,這個詞沒有繁體字形。
古時候,漢字的書寫形式與現代有所不同。關于“賀問”這個詞,古人的書寫方式可能有所差異,但基本結構與現代漢字相似。
一、他向新婚夫婦賀問,并送上了精心準備的禮物。
二、在會議開始之前,主持人先向前輩領導賀問。
賀問可以作為一個詞語來使用,沒有衍生出其他詞語。
賀同、賀喜、祝賀
追問、盤問、質問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