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倜然的意思、倜然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倜然的解釋

(1) [raise-high]∶高舉地

俄而天下倜然舉去桀纣而犇 湯武。——《荀子》

(2) [aloof] ∶高超的樣子

(3) [estranged]∶疏遠的樣子

詳細解釋

(1).高超貌。《荀子·君道》:“﹝ 文王 ﹞倜然乃舉 太公 於州人而用之。” 王先謙 集解引 郝懿行 曰:“按倜,超遠也。”《荀子·強國》:“不比周,不朋黨,倜然莫不明通而公也。” 楊倞 注:“倜然,高遠貌。”

(2).迂遠貌;迂闊貌。《荀子·非十二子》:“終日言成文典,反紃察之,則倜然無所歸宿,不可以經國定分。” 楊倞 注:“倜然,疏遠貌。”

(3).遠離貌。《荀子·強國》:“俄而天下倜然舉去 桀 紂 而犇 湯 武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倜然”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綜合解釋:

一、基本含義

“倜然”讀作tì rán,主要形容超脫世俗、高傲自信的狀态,也可表示疏遠、迂闊的樣貌。

二、詳細釋義

  1. 高超、超然物外
    指人具有卓越的品格或超脫世俗的态度,如“灑脫倜然”。此義源自《荀子》中“倜然莫不明通而公”的用法,形容心境高遠。

  2. 疏遠、遠離
    表示人際關系或情感上的疏離感,例如“倜然舉去桀纣而犇湯武”(《荀子》),或現代例句“他給人一種倜然的感覺”。

  3. 迂闊、不切實際
    形容思想或行為迂遠、不接地氣,如“倜然迂遠貌”。

三、使用場景

四、例句參考

  1. 他總給人一種倜然的感覺,仿佛與世無争。
  2. 那個孩子遠離江湖,活得潇灑倜然。

五、相關拓展

在名字學中,“倜然”寓意灑脫、卓異,象征超然的心态和卓越的能力。此外,法語翻譯為“détaché”(超脫的),也呼應其超然含義。

如需更多例句或出處,可參考《荀子》等古籍或權威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倜然》的意思

《倜然》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指高傲自得的樣子。形容人或事物顯得高傲自負,态度不屑一顧。

拆分部首和筆畫

《倜然》由“人”、“亻”、“爾”、“讠”四個部首組成。

拆分後的筆畫分别是:16畫。

來源和繁體

《倜然》這個詞的來源比較古老,最早見于《詩經·衛風·淇奧》:“青青鳥在桑,其子七兮。淇水湯湯,漸車師兮。豈無神兮,約之奇之。倜然肆志。”這裡的“倜然”形容自由不羁的樣子。

現代漢語繁體字中,“倜然”的寫法沒有變化,仍然保持為“倜然”。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漢字的構造和書寫方式有所不同。由于發展和演變的原因,漢字的形态在不同時期會有一些差異。在古時候,漢字“倜然”的寫法可能與現代略有不同,但基本的意思和結構仍然相同。

例句

1. 他走路時神态倜然,仿佛整個世界都圍繞着他轉。

2. 她站在舞台上,倜然自信地演唱着。

組詞

1. 倜傥:形容人非常豪邁灑脫的樣子。

2. 高傲:形容人非常自負和傲慢。

3. 自得:形容人滿足和自豪的樣子。

近義詞

1. 驕傲:形容人過分自滿和自負。

2. 自恃:形容人過于自信,以為無所不能。

3. 傲慢:形容人目中無人,不屑一顧。

反義詞

1. 謙遜:形容人謙虛、有禮貌。

2. 謙和:形容人和藹可親、溫和有禮。

3. 謙卑:形容人态度謙虛恭敬。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