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阈的意思、聽阈的詳細解釋
聽阈的解釋
[threshold of audibillty] 在試驗的特定部分中能引起聽感的特定信號的最小有效聲壓值;阈值可用相當于0.0002微巴或1微巴的分貝數來表示
詳細解釋
能産生聽覺的最高限度和最低限度的刺激強度。
詞語分解
- 聽的解釋 聽 (聽) ī 用耳朵接受聲音:聽力。聽寫。聽覺。聆聽。洗耳恭聽。 順從,接受别人的意見:言聽計從。 任憑,隨:聽任(坣 )。聽憑。聽之任之。 治理;判斷:聽訟(審理案件)。聽政。 量詞,指馬口鐵密封
- 阈的解釋 阈 (閾) ù 門坎:“立不中門,行不履阈”。 界限:視阈。聽阈。 筆畫數:; 部首:門;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聽阈”是一個聽力學和醫學領域的專業術語,其核心含義是指:
-
定義:
- 指人耳能夠剛剛察覺到聲音存在時的最小聲音強度值。
- 簡單來說,就是人耳能聽到的最低聲音響度界限。低于這個強度的聲音,人耳通常無法感知。
-
聽力學含義:
- 在聽力檢測(如純音測聽)中,聽阈是評估個體聽力敏感度的關鍵指标。它通常以分貝為單位表示。
- 測量聽阈時,通常針對不同頻率(音調)的聲音(如 250 Hz, 500 Hz, 1000 Hz, 2000 Hz, 4000 Hz, 8000 Hz)分别進行。不同頻率的聽阈可能不同。
- 正常聽阈:對于聽力正常的年輕人,在主要言語頻率範圍内(500 Hz - 4000 Hz),氣導聽阈通常在0 到 25 分貝之間(相對于标準聽力零級)。這意味着他們能聽到非常微弱的聲音。
- 聽力損失:如果某頻率的聽阈高于 25 分貝,則表明在該頻率存在一定程度的聽力損失。聽阈越高,聽力損失越嚴重。
-
測量方法:
- 聽阈通常通過純音測聽在隔音室(測聽室)内進行測量。受試者佩戴耳機或使用骨導耳機,聽到聲音時做出反應(如按鍵或舉手),聽力師記錄下能引起反應的最小聲音強度,即為該頻率的聽阈。
-
意義與應用:
- 診斷聽力損失:聽阈圖(顯示各頻率聽阈的圖表)是診斷聽力損失類型(傳導性、感音神經性、混合性)和程度(輕度、中度、重度、極重度)的基礎。
- 評估聽力功能:了解個體在不同頻率下的聽阈,有助于判斷其聽覺系統的敏感度和功能狀态。
- 助聽器驗配:聽阈測量結果是驗配助聽器、選擇合適放大參數的關鍵依據。
- 職業健康:在噪聲環境下工作的人員需要定期監測聽阈,以評估噪聲性聽力損失的風險和程度。
參考來源:
- 該定義和解釋綜合了聽力學、耳鼻喉科學領域的通用概念,可參考權威工具書如《現代漢語詞典》(其專業術語釋義常借鑒學科共識)以及聽力學專業教材或國家标準,例如:
- 《GB/T 16403-1996 聲學 測聽方法 純音氣導和骨導聽阈基本測聽法》
- 聽力學相關專業書籍(如《臨床聽力學》、《實用聽力學基礎》)。
網絡擴展解釋
聽阈是聽覺科學中的重要概念,指人耳能夠感知聲音的最小刺激強度。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聽阈(Hearing Threshold)指在特定頻率下,人耳剛好能察覺聲音存在的最小聲音強度。例如,提到“某一頻率的聲波使人耳引起聽覺的最小強度”,而進一步說明“正常人在1000~3000Hz時聽阈最低,最為敏感”。
二、定義角度
- 心理學角度:指受試者對多次聲音刺激能察覺一半以上的最小強度。
- 物理學角度:以聲壓值衡量,通常用分貝表示,參考值為0.0002微巴()。
三、頻率範圍與測試
- 頻率範圍:正常聽覺範圍為16~20000Hz,超出此範圍無法感知()。
- 測試方法:通過純音測聽檢測,記錄各頻率(如125Hz~8000Hz)的最小可聽強度,形成“聽阈曲線”。
四、應用與相關概念
- 聽力評估:綜合500Hz、1000Hz、2000Hz、4000Hz的聽阈值,判斷聽力損失程度(≤25dB為正常)。
- 相關阈值:與“不舒適阈”(最大可承受聲音強度)共同界定“聽覺區域”。
五、補充說明
聽阈不僅反映生理聽力,也用于比喻人對事物的容忍度。實際測試中需注意環境安靜,避免聲記憶幹擾結果準确性()。
如需進一步了解測試方法或臨床意義,可參考(純音測聽)及(聽阈曲線)。
别人正在浏覽...
奧壁百長賓将波扇不愧不怍廁迹層城赤煦煦吹雲筝鬥格紛繁瘋話蠱惑人心歸案鬼頭蛤蟆眼瞽曠古磚橫經畫服皇風胡老裌布皦潔解神驚迮及物均産可又來狂惑浪子回頭列甯蔺子銮坡鹭嶼棉桃牡蛎鵬雲強買強賣橋墩起初凄風苦雨輕看秋豪之末鍒穎省元太老師太平軍讨服逃越銅鞮偷看頑錢晚砧為德不卒違衷無良纖魄瀉火洗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