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古代藥局配藥後,在藥物外囊标注藥名、服法、用量以及禁忌等事項。《唐律疏議·雜律·醫合藥不如方》:“諸醫為人合藥,及題疏、針刺,誤不如本方,殺6*人者,徒二年半。”
(2).署名于寺院疏頭,多為資助香火費用。疏,僧道拜忏時所焚化的祝告文,借指化緣簿。 元 本 高明 《琵琶記·五娘到京知夫行蹤》:“[末]枉了教人題疏。[旦]你衣裳敢是借來?”
(3).猶上奏。 清 李漁 《風筝誤·請兵》:“如今求老爺題疏,請朝廷另選精壯的來代職,将官們情願降級調用。”參見“ 題本 ”。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題疏漢語 快速查詢。
“題疏”是一個多義詞,在不同曆史語境中有以下三種主要含義:
指古代藥局配藥後,在藥物外包裝上标注藥名、用法、用量及禁忌等事項。例如《唐律疏議·雜律·醫合藥不如方》規定,若醫生配藥或“題疏”錯誤導緻患者死亡,将面臨刑罰。
指在僧道的化緣簿(疏)上署名,以資助寺院香火費用。例如元代高明《琵琶記·五娘到京知夫行蹤》中提到“題疏”與捐助衣物的情節。
引申為向君主或上級呈遞奏章,類似“題本”。清代李漁《風筝誤·請兵》中“題疏”即指請求朝廷調兵的奏疏。
“疏”字本身有疏通、分散、稀疏等含義(如、6、8的解釋),但在“題疏”中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例如“疏”作為奏疏的用法,可參考、10提到的“分條陳述的文字”或“臣子向帝王分條陳述的意見書”。
題疏,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其中“題”是動詞,意思是在某物上面書寫或刻寫;“疏”是名詞,表示對文章、書籍等進行解釋或注釋的文字。
“題”字的部首是“钅”(金),共有4畫;“疏”字的部首是“白”(白虎),共有14畫。
“題疏”這個詞來源于古代文獻中的記載,最早出現在《東坡志林》這本書中。它形象地描述了人們對經書、論文等進行注解的行為。
“題疏”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題疏」。
在古代,一些漢字的寫法與現在不完全相同。以“題疏”為例,“題”字中的“匕”曾經用“㒑”表示,“疏”字中的“白”曾經用“今”表示。
1. 他專心緻志地題疏了一本古籍,讓人受益匪淺。
2. 這本書的題疏讓我對其中的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題目、題字、疏解、疏導、疏密。
注釋、解釋、解讀、解題。
未答。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