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古代药局配药后,在药物外囊标注药名、服法、用量以及禁忌等事项。《唐律疏议·杂律·医合药不如方》:“诸医为人合药,及题疏、针刺,误不如本方,杀6*人者,徒二年半。”
(2).署名于寺院疏头,多为资助香火费用。疏,僧道拜忏时所焚化的祝告文,借指化缘簿。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五娘到京知夫行踪》:“[末]枉了教人题疏。[旦]你衣裳敢是借来?”
(3).犹上奏。 清 李渔 《风筝误·请兵》:“如今求老爷题疏,请朝廷另选精壮的来代职,将官们情愿降级调用。”参见“ 题本 ”。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题疏汉语 快速查询。
“题疏”是一个多义词,在不同历史语境中有以下三种主要含义:
指古代药局配药后,在药物外包装上标注药名、用法、用量及禁忌等事项。例如《唐律疏议·杂律·医合药不如方》规定,若医生配药或“题疏”错误导致患者死亡,将面临刑罚。
指在僧道的化缘簿(疏)上署名,以资助寺院香火费用。例如元代高明《琵琶记·五娘到京知夫行踪》中提到“题疏”与捐助衣物的情节。
引申为向君主或上级呈递奏章,类似“题本”。清代李渔《风筝误·请兵》中“题疏”即指请求朝廷调兵的奏疏。
“疏”字本身有疏通、分散、稀疏等含义(如、6、8的解释),但在“题疏”中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例如“疏”作为奏疏的用法,可参考、10提到的“分条陈述的文字”或“臣子向帝王分条陈述的意见书”。
题疏,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其中“题”是动词,意思是在某物上面书写或刻写;“疏”是名词,表示对文章、书籍等进行解释或注释的文字。
“题”字的部首是“钅”(金),共有4画;“疏”字的部首是“白”(白虎),共有14画。
“题疏”这个词来源于古代文献中的记载,最早出现在《东坡志林》这本书中。它形象地描述了人们对经书、论文等进行注解的行为。
“题疏”在繁体字中的写法是「題疏」。
在古代,一些汉字的写法与现在不完全相同。以“题疏”为例,“题”字中的“匕”曾经用“㒑”表示,“疏”字中的“白”曾经用“今”表示。
1. 他专心致志地题疏了一本古籍,让人受益匪浅。
2. 这本书的题疏让我对其中的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题目、题字、疏解、疏导、疏密。
注释、解释、解读、解题。
未答。
按答白货比选簿记潺沄陈见痴钱从头彻尾大写电烤箱儿曹風移俗易分劳赴功腹咏涪湛盖帽儿更虑关领还策咳声叹气酣奭濠濮间想黑质横冲直撞皇子坡颒濯歼殛金碧荧煌经穴框架了哥理楫陆産路徽卢牟鹭鸳幔幙密谂纳胯挪腰凝露飘飘拽拽清稗类钞青喜伤克身光沈渐甚休石闸输气套子填写梯希同声一辞闻过则喜乌豆纤垢仙楼小拄狎邪游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