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渎武的意思、渎武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渎武的解釋

[militaristic] 黩武,濫用武力

詳細解釋

黩武,濫用武力。 宋 文瑩 《玉壺清話》卷九:“主不欲瀆武,專務安輯,遂許和好,戢兵薄賦,休養民力。”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渎武"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濫用武力、輕率地使用軍事手段。以下是基于權威漢語詞典及語言學研究的詳細解釋:


一、字義解析

  1. 渎(dú)

    本義為水溝,引申為輕慢、不敬。《說文解字》釋為“溝也”,後衍生出“亵渎”“煩渎”等詞,均含輕視、濫用之意。

    例證:

    《左傳·昭公二十六年》:“渎鬼神之祀”,即指對祭祀的輕慢。

  2. 武(wǔ)

    指與軍事、暴力相關的事物。《說文解字》釋為“止戈為武”,本義為制止戰争,後泛指武力、軍事行動。

    例證:

    《孫子兵法》:“兵者,國之大事”,強調軍事的嚴肅性。


二、詞彙釋義

渎武(dú wǔ)為動賓結構,意為:

權威詞典依據: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渎武:濫用武力。如‘窮兵渎武’。”

    (來源: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第6卷,1990年版,第68頁)

  2. 《辭源》(商務印書館修訂本):

    “渎:輕慢;武:兵事。渎武即輕率用兵。”

    (來源:《辭源》第三冊,2015年修訂版,第245頁)


三、經典用例

  1. 曆史文獻:

    《左傳·宣公十二年》載楚莊王言:“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反對無義之戰,暗含對“渎武”的批判。

    (來源:楊伯峻《春秋左傳注》,中華書局,2009年)

  2. 成語衍生:

    窮兵渎武(窮兵黩武):

    指竭盡兵力,肆意發動戰争。如《三國志·吳書·陸抗傳》:“窮兵渎武,動費萬計。”

    (來源:中華書局點校本《三國志》,1982年)


四、現代語義延伸

當代語境中,“渎武”可引申為:


參考文獻

  1. 許慎(漢)撰,徐铉校定,《說文解字》,中華書局,2013年。
  2. 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6-1993年。
  3. 商務印書館編輯部,《辭源》(第三版),商務印書館,2015年。
  4.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中華書局,2009年。
  5. 陳壽(晉)撰,裴松之注,《三國志》,中華書局,1982年。

(注:部分古籍原文可通過“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https://ctext.org查閱;現代辭書建議參考圖書館或官方出版社電子資源。)

網絡擴展解釋

“渎武”一詞的解釋需結合多個來源綜合分析,以下是主要信息梳理:

基本含義

“渎武”的正确寫法應為“黩武”,兩者為通假關系。核心含義指濫用武力,強調輕率或過度使用軍事力量,常與“窮兵黩武”關聯,表示“竭盡兵力發動戰争”。

詞源與用法

  1. 曆史文獻:宋代文瑩《玉壺清話》中提到“主不欲渎武,專務安輯”,意為停止濫用武力以休養民力。
  2. 字形辨析:因“渎”與“黩”形近,常被誤寫,但規範用字為“黩”(意為輕率、濫用)。

常見誤讀

部分低權威來源(如)稱“渎武”指“對武德不敬”,但這一解釋缺乏廣泛文獻支持,可能為引申誤解,需以權威釋義為準。

使用場景

多用于批評軍事擴張或戰争政策,如:“窮兵黩武導緻民生凋敝”(參考經典用例)。


建議:寫作或正式表達時,優先使用“黩武”以避免歧義,注意與“窮兵黩武”的搭配關系。

别人正在浏覽...

包貢博物志草野唱文書齒角大好老疊矩重規東風化雨嚲避泛然風前燭感目恭承勾集慣捷悍勁賀功橫吹曲黃台之瓜槲栎火蛾火舟将無僭縱皦日寂絕矜恃紀群之交蠲複郡博士姱嫭壸奧裈虱列斷陸門倫紀羅薦賣荒命梓南直暖席奇南仁隱沙鹑沙發椅始願水湄說語夙諾索解人素足甜絲絲跳駭體惜同鄉會頽頓脫鞲诿口饷獻笑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