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聽而采納之。 南朝 陳 徐陵 《司空徐州刺史侯安都德政碑》:“聽采民訟,昏曉必通,召引軒欞,躬親辯決。” 宋 司馬光 《學士院試李清臣等策問》:“庸人之情,喜因循而憚改為,可與樂成,難與慮始,紛紜之議,不足聽采。”
“聽采”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
基本含義:指聽取并采納他人的意見或建議(即“聽而采納之”)。
文獻例證:
部分來源(如)将其解釋為“聽到他人贊美而感到愉悅”,類似成語用法。但此釋義缺乏權威文獻佐證,可能屬于現代語境下的引申或誤用。
提示: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典》等權威辭書。
聽采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指隨聲辨彩,聽取琳琅覽目之音。主要用來形容欣賞美妙的音樂、聲音或文學藝術作品等。
聽采的拆分部首為耳(左)和采(右),它的總筆畫數為11。
聽采是一個傳統漢字詞語,現代漢字字典中收錄的。在繁體字中,聽采的寫法保持不變。
在古代,聽采的寫法有所不同,常見的一種形式是「聽採」,其中「聽」指聽覺,「採」指采集或欣賞。
1. 聽采美妙的音樂,讓我沉醉其中,忘卻所有煩惱。
2. 我喜歡聽采小說,那種聲音讓我仿佛置身于故事的情境之中。
3. 每次到博物館,我都會細細聽采每一件展覽品的解說,以增加對藝術的理解。
深思熟慮、聆聽、音樂、聲音、欣賞等。
撫摸、觀賞、傾聽、品味等。
忽略、過濾、掩耳不聞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