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绨椠的意思、绨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绨椠的解釋

供書寫用的絲織物和木版片。指書冊。《晉書·文苑傳序》:“ 西都 賈 馬 耀靈蛇於掌握, 東漢 班 張 發雕龍於綈槧。”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根據權威詞典解釋,“绨椠”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含義如下:

拼音:tí qiàn
釋義:指供書寫用的絲織物和木版片,代指書冊。

分解釋義:

  1. 绨:古代一種厚實光滑的絲織品,常用于書寫(如帛書)。
  2. 椠:未經書寫的木簡或書版,後引申為書籍、刻本。

曆史背景:
在古代,書寫材料經曆了從竹簡、木牍到帛、紙的演變。“绨椠”一詞中的“绨”代表絲帛類書寫載體,“椠”則指木制簡牍,兩者結合泛指早期的書籍或文書形式,常見于文獻中對典籍的雅稱。

應用場景:
該詞屬于古漢語詞彙,現代使用較少,多出現在文學或曆史研究領域,用于描述古代文獻或書冊。

網絡擴展解釋二

《绨椠》的意思

《绨椠》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綢緞或絲織品。它通常用來形容質地精細、柔軟光滑、色彩鮮豔的絲綢。這個詞在古代文學中經常出現,形容細膩美好的綢織品。

绨椠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绨椠》的拆分部首分别是“纟”和“木”。其中,“纟”是表示線的部首,“木”是表示木材的部首。這個字共有13個筆畫。

绨椠的來源

《绨椠》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它最早出現在《周禮·天官·冠帶》這部書中,用來描述宮廷中用于制作服飾的絲綢織品。後來在唐代的《莊子·逍遙遊》中也有使用。

绨椠的繁體

《绨椠》的繁體字為「縒槧」,由于繁體字對筆畫和結構有所改變,但仍然保留了原詞的意思。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形狀和結構與現代有所不同。古時候書寫《绨椠》時,筆畫的順序和線條的走向也有所變化。但整體上,它仍然由“纟”和“木”兩個部首組成。

绨椠的例句

1. 這件裙子用上等的绨椠織成,手感非常柔軟。

2. 他送給她一條精緻的绨椠絲巾作為生日禮物。

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绨錦、绨裙、绨袍、绨帢

近義詞:絲綢、錦緞、缂絲

反義詞:粗布、麻布、布料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