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绨椠的意思、绨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绨椠的解釋

供書寫用的絲織物和木版片。指書冊。《晉書·文苑傳序》:“ 西都 賈 馬 耀靈蛇於掌握, 東漢 班 張 發雕龍於綈槧。”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绨椠的漢語詞典釋義

一、基礎釋義

“绨椠”是古代漢語中的複合詞,由“绨”和“椠”二字組成:

  1. 绨(tí):指厚實平滑的絲織物,古時多用于書寫或包裹重要文書。《說文解字》釋為“厚缯”,即質地細密的絲織品。
  2. 椠(qiàn):指未經書寫的木簡或書版,後引申為書籍、文稿。《釋名·釋書契》載:“椠,版之長三尺者也”,是古代書寫載體的代稱。

    合義:“绨椠”泛指用絲帛包裹的書簡或典籍,特指珍貴文獻的裝幀形式,強調其材質與内容的雙重價值。

二、字源與文化内涵

  1. 材質象征:
    • “绨”為絲織品,凸顯古代文獻載體的華貴與耐久性,常見于宮廷或重要文書保存。
    • “椠”作為書寫載體,體現先秦至漢代的簡牍文化,如《論衡·量知》載“斷木為椠”,反映早期書籍形态。
  2. 引申意義:
    • 文獻代稱:如清代學者章學誠《文史通義》以“绨椠”喻指傳世典籍。
    • 文化傳承:象征知識載體的物質形式與精神内涵結合,如《漢書·張安世傳》提及“绨帙”(絲帛書衣)的保管傳統。

三、權威文獻佐證

  1. 《漢語大詞典》:明确标注“绨椠”為“古代書籍的代稱”,釋義強調其絲帛與木簡結合的特質(上海辭書出版社,1994)。
  2. 《古代漢語詞典》:釋“椠”為書版,引《西京雜記》揚雄“懷鉛提椠”之典,佐證其書寫工具屬性(商務印書館,2014)。

四、現代應用與學術價值

該詞現今多見于古籍研究、文獻學領域,例如:

注:因“绨椠”屬生僻古語,現代詞典收錄有限,釋義綜合《漢語大詞典》《說文解字》《釋名》等權威來源,未附鍊接處均基于實體辭書及學術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

根據權威詞典解釋,“绨椠”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含義如下:

拼音:tí qiàn
釋義:指供書寫用的絲織物和木版片,代指書冊。

分解釋義:

  1. 绨:古代一種厚實光滑的絲織品,常用于書寫(如帛書)。
  2. 椠:未經書寫的木簡或書版,後引申為書籍、刻本。

曆史背景:
在古代,書寫材料經曆了從竹簡、木牍到帛、紙的演變。“绨椠”一詞中的“绨”代表絲帛類書寫載體,“椠”則指木制簡牍,兩者結合泛指早期的書籍或文書形式,常見于文獻中對典籍的雅稱。

應用場景:
該詞屬于古漢語詞彙,現代使用較少,多出現在文學或曆史研究領域,用于描述古代文獻或書冊。

别人正在浏覽...

皚皚幫傭爆仗不惟道材高知深抄斷臣寮傳繕慈燈叨啕凋毀兜詚黩紮諷令敢士敢作敢當革心刮刮咂咂詭錯駭形好日子橫失镮銅悔口諱字假定簡練揣摩見徒經傳軍伍酷似遼參立名陵汩隆寵盧耽鶴露地郿鄠闵骞睦友清宦馺馺神廠受支配爽慨水作說夢話束身自愛腧穴唐舉膛音透平機托任萬刼不複違拒文過無彊五讓無時無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