龆齡的意思、龆齡的詳細解釋
龆齡的解釋
七八歲,童年時代。 唐 楊炯 《中書令汾陰公薛振行狀》:“齠齡之際,羞言霸道;詞賦之間,已成王佐。” 明 無名氏 《霞箋記·中丞訓子》:“年方弱冠,齒正齠齡,身列黌宮,名揚庠序。” 清 海上餐霞客 《<何典>跋》:“憶餘齠齡時,猶見先生編年詩稿,蠅頭細書,共十餘冊。”
詞語分解
- 龆的解釋 龆 (齠) á 兒童換牙:龆年(童年)。龆歲。 筆畫數:; 部首:齒; 筆順編號:
- 齡的解釋 齡 (齡) í 歲數:年齡。高齡。松齡鶴壽。 年數:工齡。黨齡。軍齡。教齡。 筆畫數:; 部首:齒;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龆齡”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用于古代文獻或文學語境中,具體解釋如下:
1.基本釋義
- 詞義:指七八歲的童年階段,特指兒童換牙的年齡。古漢語中常用“龆”(tiáo)表示兒童乳齒脫落、恒齒生長的生理階段,後引申為童年時期的代稱。
2.字詞拆解
- 龆(tiáo):本義為兒童換牙,如《韓詩外傳》提到“男八月生齒,八歲而龆齒”,即八歲左右開始換牙。
- 齡(líng):指年齡,合稱“龆齡”即換牙的年齡階段。
3.文獻出處
- 唐代楊炯在《中書令汾陰公薛振行狀》中寫道:“齠齡之際,羞言霸道;詞賦之間,已成王佐”,形容薛振幼年早慧。
- 明代無名氏的《霞箋記·中丞訓子》提到:“年方弱冠,齒正齠齡”,将“弱冠”(二十歲)與“龆齡”對比,凸顯年齡差異。
4.使用場景
- 古代文學:多用于描述人物的童年經曆或早慧特質。
- 現代語境:極少使用,僅見于學術讨論或仿古文體中。
5.關聯詞彙
- 龆年:與“龆齡”同義,如《三國志》中“龆年岐嶷,含章挺生”。
- 垂髫:指兒童未束發時的短發,也代指童年(如“黃發垂髫”)。
“龆齡”是古代對兒童特定年齡段的雅稱,需結合具體文獻理解其文化内涵。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代漢語詞典》相關條目。
網絡擴展解釋二
龆齡的意思
《龆齡》是一個由兩個相同的漢字組成的詞語,意思是年紀非常幼小,極為年輕。
拆分部首和筆畫
《龆齡》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龍”和“凵”,其中“龍”是表示龍的部首,“凵”是表示匚的部首。根據筆畫數目,龆齡這個詞一共有14畫。
來源和繁體
龆齡這個詞最早出現在《淮南子·覽冥訓》一書中,是古代散文家劉安所著的。繁體中的寫法是「齡齡」。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方式和現代有所不同。龆齡在古代的寫法為「若幼之年」,也有一種寫法為「若龍凵歲」。這些寫法在現代已經很少被使用了。
例句
他隻有八歲,仍然是個龆齡之年的孩子。
組詞
類似含義的組詞有龍鳳呈祥、幼稚、嬰兒、稚子等。
近義詞
年幼、幼小、稚嫩。
反義詞
成年、年長、老年。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