龆龄的意思、龆龄的详细解释
龆龄的解释
七八岁,童年时代。 唐 杨炯 《中书令汾阴公薛振行状》:“齠龄之际,羞言霸道;词赋之间,已成王佐。” 明 无名氏 《霞笺记·中丞训子》:“年方弱冠,齿正齠龄,身列黌宫,名扬庠序。” 清 海上餐霞客 《<何典>跋》:“忆余齠龄时,犹见先生编年诗稿,蝇头细书,共十餘册。”
词语分解
- 龆的解释 龆 (齠) á 儿童换牙:龆年(童年)。龆岁。 笔画数:; 部首:齿; 笔顺编号:
- 龄的解释 龄 (齡) í 岁数:年龄。高龄。松龄鹤寿。 年数:工龄。党龄。军龄。教龄。 笔画数:; 部首:齿;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龆龄”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古代文献或文学语境中,具体解释如下:
1.基本释义
- 词义:指七八岁的童年阶段,特指儿童换牙的年龄。古汉语中常用“龆”(tiáo)表示儿童乳齿脱落、恒齿生长的生理阶段,后引申为童年时期的代称。
2.字词拆解
- 龆(tiáo):本义为儿童换牙,如《韩诗外传》提到“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龆齿”,即八岁左右开始换牙。
- 龄(líng):指年龄,合称“龆龄”即换牙的年龄阶段。
3.文献出处
- 唐代杨炯在《中书令汾阴公薛振行状》中写道:“齠龄之际,羞言霸道;词赋之间,已成王佐”,形容薛振幼年早慧。
- 明代无名氏的《霞笺记·中丞训子》提到:“年方弱冠,齿正齠龄”,将“弱冠”(二十岁)与“龆龄”对比,凸显年龄差异。
4.使用场景
- 古代文学:多用于描述人物的童年经历或早慧特质。
- 现代语境:极少使用,仅见于学术讨论或仿古文体中。
5.关联词汇
- 龆年:与“龆龄”同义,如《三国志》中“龆年岐嶷,含章挺生”。
- 垂髫:指儿童未束发时的短发,也代指童年(如“黄发垂髫”)。
“龆龄”是古代对儿童特定年龄段的雅称,需结合具体文献理解其文化内涵。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古代汉语词典》相关条目。
网络扩展解释二
龆龄的意思
《龆龄》是一个由两个相同的汉字组成的词语,意思是年纪非常幼小,极为年轻。
拆分部首和笔画
《龆龄》这个词由两个部首组成,分别是“龍”和“凵”,其中“龍”是表示龙的部首,“凵”是表示匚的部首。根据笔画数目,龆龄这个词一共有14画。
来源和繁体
龆龄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淮南子·览冥训》一书中,是古代散文家刘安所著的。繁体中的写法是「齡齡」。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方式和现代有所不同。龆龄在古代的写法为「若幼之年」,也有一种写法为「若龙凵岁」。这些写法在现代已经很少被使用了。
例句
他只有八岁,仍然是个龆龄之年的孩子。
组词
类似含义的组词有龙凤呈祥、幼稚、婴儿、稚子等。
近义词
年幼、幼小、稚嫩。
反义词
成年、年长、老年。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