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陋的意思、塵陋的詳細解釋
塵陋的解釋
謂凡俗淺陋。 南朝 梁 陶弘景 《周氏冥通記》卷二:“ 徐 曰:‘ 周子 雖禀仙緣,未得便知前身之事。’ 子良 因曰:‘鄙塞塵陋,豈得如此?’” 宋 蘇轼 《戲徐凝瀑布》詩序:“世傳 徐凝 《瀑布詩》雲:‘一條界破青山色’,至為塵陋。” 明 胡應麟 《詩薮·近體中》:“今所傳‘文章舊價’、‘桃李新陰’二語,雖事實稍切,風格絶無足采,全篇尤為塵陋。”
詞語分解
- 塵的解釋 塵 (塵) é 飛揚的灰土:塵土。塵埃。塵垢。塵芥(塵土和小草,喻輕微的事物)。粉塵。煙塵。甚嚣塵上。望塵莫及。 佛家、道家指人間:紅塵。塵世。 筆畫數:; 部首:小; 筆順編號:
- 陋的解釋 陋 ò 丑的,粗劣,不文明的:丑陋。粗陋。陋俗。 狹小,簡略:陋室。簡陋。因陋就簡。陋巷簟瓢(形容家境貧寒,生活清苦)。 見識小:淺陋。孤陋寡聞。 輕視:陋今而榮古。 筆畫數:; 部首:阝; 筆順編
網絡擴展解釋
“塵陋”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chén lòu(注音:ㄔㄣˊ ㄌㄡˋ),其核心含義為“凡俗淺陋”,多用于形容人或事物的平庸、粗劣、缺乏深度或雅緻。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詞義解析
-
字面拆分
- “塵”:原指塵土,引申為世俗、平凡,如“塵世”“紅塵”;
- “陋”:意為粗劣、淺薄、見識少,如“孤陋寡聞”“簡陋”。
組合後強調世俗中的淺薄粗鄙 之意。
-
引申用法
多用于文學或批評語境,形容文風、見解或事物的平庸低劣。例如蘇轼曾評價徐凝的瀑布詩“至為塵陋”,即認為其詩句缺乏新意,流于俗套。
二、文獻例證
- 南朝梁·陶弘景《周氏冥通記》
人物對話中提到“鄙塞塵陋”,自謙見識淺薄。
- 宋代蘇轼《戲徐凝瀑布詩序》
批評徐凝詩句“一條界破青山色”風格塵陋,缺乏意境。
- 明代胡應麟《詩薮》
評價某些詩句“尤為塵陋”,指其内容淺顯、文風粗劣。
三、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粗俗、淺陋、平庸
- 反義詞:高雅、深邃、精妙
四、使用場景
該詞多用于書面語或文學批評,現代口語中較少使用。例如:
- 評價藝術作品:“此畫技法雖工,立意卻顯塵陋。”
- 自謙表達:“鄙人塵陋之見,還望指正。”
“塵陋”一詞承載了傳統文化中對雅俗的評判标準,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貶義色彩。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周氏冥通記》《蘇轼文集》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塵陋》這個詞是什麼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組詞、近義詞、反義詞等。
意思:
《塵陋》一詞的意思為“塵土飛揚、肮髒破舊”。它通常用來形容環境或地方的破敗不堪,給人以不清潔、不舒適的感覺。
拆分部首和筆畫:
《塵陋》這個詞由兩個漢字組成。其中,“塵”的拆分部首為“屍”,它的字形由4個筆畫組成;“陋”的拆分部首為“阝”,它的字形由8個筆畫組成。
來源:
《塵陋》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至古代漢語。在古時候的中國,人們常使用塵土和陋舊來描述一些貧苦的環境或破舊的房屋。隨着時間的推移,這個詞逐漸形成并被廣大人民采用。
繁體:
《塵陋》這個詞的繁體寫法為「塵陋」。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塵陋這個詞的字形可能略有不同。但總體上,「塵」字的寫法由如塵土的文字組成,如「㠯、廠、匚、凵」,而「陋」字的寫法則由表示陰暗潮濕的文字構成,如「阝、⺆、冂、彳」。需要注意的是,漢字的寫法隨着曆史的變遷而有所改變,因此在不同時期的文字中,這個詞的字形可能存在差異。
例句:
1. 這個小酒館太塵陋了,我們去找個幹淨的地方吧!
2. 這個家具擺放得很塵陋,需要進行清理整理。
3. 這個城市的某些地區十分塵陋,缺乏基本的衛生設施。
組詞:
塵土、塵埃、塵世、塵寰、騷塵。
近義詞:
肮髒、破舊、髒亂、不潔、龌龊。
反義詞:
幹淨、整潔、清新、舒適、宜人。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