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郊菟的意思、郊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郊菟的解釋

狡兔。《淮南子·主術訓》:“﹝ 孔子 ﹞足躡郊菟,力招城關,能亦多矣。” 楊樹達 證聞:“郊當讀為狡。”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郊菟”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綜合解釋:

  1. 基本釋義
    “郊菟”指狡兔,即機敏狡猾的兔子。該詞由“郊”與“菟”組成,其中“郊”通“狡”(讀音為jiǎo),屬于通假字現象;“菟”則指兔子(讀音為tú或tù)。

  2. 文獻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淮南子·主術訓》:“﹝孔子﹞足躡郊菟,力招城關,能亦多矣。”。學者楊樹達在《淮南子證聞》中明确注解:“郊當讀為狡”,進一步佐證了其通假關系。

  3. 發音争議
    不同文獻對“菟”的注音存在差異:

    • 部分資料标注為tú(如、6、7、10);
    • 另有資料标注為tù(如、11)。
      這種差異可能源于古漢語多音字或方言影響,但詞義均指向“兔”。
  4. 構詞特點

    • 郊:本義為城外區域,此處因通假關系失去原義;
    • 菟:古同“兔”,但需注意與“菟絲子”(植物名)中的“菟”(tù)區分。
  5. 現代使用
    該詞屬于生僻古語,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主要見于古籍研究或特定文學場景。

“郊菟”是通過通假形成的複合詞,需結合文獻語境理解其“狡兔”本義,讀音建議以權威辭書标注為準(如《漢語大詞典》注音為jiāo tú)。

網絡擴展解釋二

郊菟

郊菟(jiāo tú)是一個古代漢字詞語,由“郊”和“菟”兩個字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

“郊”字的部首是“阝”,共6畫;“菟”字的部首是“艸”,共11畫。

來源

“郊菟”一詞常用于古代文學作品中,形容郊野間的小草、雜草等植物。據考證,“郊菟”最早見于南北朝時期文學家陸機的作品《文賦》。

繁體

在繁體字中,“郊菟”分别寫作“郊菟”。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寫作“郊荼”,“荼”為現代“菟”的古字形。

例句

郊菟生長在郊野間,點綴着一片濃綠。

夏日郊菟茂盛,仿佛是大自然對人們的饋贈。

組詞

郊野、郊外、郊區、菟絲子、菟絲盧。

近義詞

野草、荒地植物。

反義詞

庭草、園藝植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