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蓐的意思、落蓐的詳細解釋
落蓐的解釋
指嬰兒出生。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席方平》:“祇宜公門修行,庶還落蓐之身。”
詞語分解
- 落的解釋 落 ò 掉下來,往下降:降落。落下。零落(.葉子脫落,如“草木落落”;.衰敗,如“一片落落景象”;.稀疏,如“槍聲落落”)。脫落。落葉。落淚。落潮。落英。落日。落體。落座。隕落。落井下石(形容乘人之危
- 蓐的解釋 蓐 ù 陳草複生,引申為草墊子,草席:蓐婦(産婦)。蓐母(接生婆)。坐蓐(臨産)。 筆畫數:; 部首:艹;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落蓐”是一個文言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1.基本釋義
- 拼音:luò rù(注音:ㄌㄨㄛˋ ㄖㄨˋ)
- 含義:指嬰兒出生,字面可理解為“降生于産蓐(産婦的床墊)上”。
2.出處與用法
- 文獻引用:清代蒲松齡《聊齋志異·席方平》中曾用此詞:“祇宜公門修行,庶還落蓐之身。”此處“落蓐之身”比喻重新投胎為人。
- 語境:多用于古代文學或書面語,現代漢語中已極少使用。
3.相關擴展
- 單字解析:
- “落”:表“掉落、降下”,如“落淚”“落日”。
- “蓐”:古指産婦的床墊,後引申為“産褥”(如“坐蓐”即坐月子)。
- 近義詞:誕生、降生、分娩(需根據語境區分)。
4.注意事項
- 該詞屬于生僻文言詞彙,日常交流或現代文本中建議使用“出生”“誕生”等更通用的表達。
如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聊齋志異》原文或古漢語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落蓐
落蓐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分娩、生産孩子。它的拆分部首是艸和壴,總共有12個筆畫。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形象地描繪了婦女分娩時蓐席上的情景。
在繁體字中,落蓐的寫法為「落蓐」,保留了原始的形态和意義。
古代漢字對落蓐的寫法有些許不同。在《廣韻》中,落蓐的寫法為「爛解切,音洛祿。…馮水翻切,音樂德。」可見,在古代的寫法中,音節和發音與現代略有不同。
以下是一些關于落蓐的例句:
1. 她在漫長的經曆後終于平安落蓐。
2. 醫生和護士們緊張而專注地協助她完成了落蓐過程。
3. 孩子們擔心他們的母親是否能順利地完成落蓐。
一些相關的組詞包括:妊娠、分娩、孕育。
近義詞可以包括:分娩、産子。
落蓐的反義詞是未落蓐,即為未分娩或未生産孩子。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