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晨朝的意思、晨朝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晨朝的解釋

清晨。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摩揭陀國上》:“欲覩慈顔,莫由審察,必於晨朝持大明鏡,引光内照,乃覩靈相。” 唐 杜甫 《與任城許主簿遊南池》詩:“晨朝降白露,遙憶舊青氈。” 宋 蘇轼 《次韻張甥棠美述志》:“我今已習鶖子定,猶復晨朝怖頭走。”

清晨參谒。《史記·項羽本紀》:“ 項羽 晨朝上将軍 宋義 ,即其帳中斬 宋義 頭。”《宋史·選舉志一》:“候 脩 晨朝,羣聚詆斥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晨朝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可分為三個核心維度:

一、時間指向:清晨與早朝時段

指日出前後至上午的時段,尤指古代官員參加朝會的清晨時刻。《漢語大詞典》釋為“早晨;清晨”,《重編國語辭典》補充其特指“清晨入朝觐見”的禮儀場景。例如杜甫《與嚴二郎奉禮别》詩“晨朝降白露”中的“晨朝”即強調破曉時分。

二、曆史語境:唐代制度性用法

在唐代文獻中,“晨朝”常具制度含義,專指五更至辰時(5:00-9:00)的早朝儀式。《古代漢語詞典》引《新唐書·百官志》載“凡朝,辨色始入”,佐證臣子需于天色初明時入宮觐見,體現嚴格的宮廷時序規範。

三、語義延伸:象征意義

後引申為事物初始或生機勃發之态。如《重編國語辭典》釋例“晨朝之露”喻指純淨短暫的美好,而“晨朝鐘鼓”則暗含警醒與秩序之意。現代漢語中雖少用于日常對話,但文學創作仍保留其凝練的時間意象與儀式感。


權威來源: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02)電子版:http://www.cp.com.cn/dictionary/hydcd.html
  2. 《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2016)
  3.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台灣教育部,2015)網絡版:https://dict.revised.moe.edu.tw/

網絡擴展解釋

“晨朝”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以下為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1. 清晨時段
    指早晨的時間範圍,即天剛亮至上午的時段。例如:
    • 唐玄奘在《大唐西域記》中描述“必于晨朝持大明鏡”,此處的“晨朝”即指清晨。
    • 杜甫詩句“晨朝降白露”也以“晨朝”代指早晨。

二、擴展含義

  1. 宗教與曆史場景下的特定意義

    • 佛教用語:指寺院中清晨進行的佛事活動(如早課),時間範圍涵蓋卯時至巳時(約6時至10時)。此為寺院修行的固定時段。
    • 曆史行為:表示清晨參谒或拜見。如《史記·項羽本紀》記載項羽“晨朝上将軍宋義”,即清晨前往拜見後将其斬殺。
  2. 發音差異

    • 現代漢語中多讀作chén cháo(如、5、9),表示時間或行為。
    • 部分文獻(如、3)将其作為成語時标注為chén zhāo,特指早晨朝拜神佛,但此用法較少見。

三、使用場景

“晨朝”既可指自然時間的清晨,也可依語境延伸為宗教儀式、曆史行為等場景。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具體含義。

别人正在浏覽...

絆倒棒硬砭割不恪慈恻寸鐵待剛等之丁庸湩然砝馬放沖法伍費詞沸羹豐福風麗負堅執銳剛切公鑒股抃寒蟾含嚬歡會谏工進退失據疾戰斂避量地斂揫理準龍性淪賤祿賞沒氣路冕弁抹彩内封内取挪用派式配隸青嶂鶈鸎入監上陽人食少事煩士胄私求鐵鎖銀鈎投降亡命客文柏渥潤無分吳關祆祠小歲賀謝絶洗眉刷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