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 北京 市区南隅, 右安门 内东北。原在 辽 金 古寺 慈悲院 内, 清 康熙 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工部郎中 江藻 在其中西部建厅三间,取 唐 白居易 《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诗句“更待菊黄家醖熟,共君一醉一陶然”之意,名 陶然亭 。1949年后,疏浚池塘为东、西两湖,堆积假山,广植花木,辟为 陶然亭公园 ,为游览胜地之一。
“陶然亭”一词的含义及背景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解释:
“陶然”二字取自唐代诗人白居易《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中的诗句:“更待菊黄家酝熟,共君一醉一陶然”,意为“舒畅愉悦、自在洒脱”。此名由清代工部郎中江藻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命名,旨在表达亭中景色令人心旷神怡的意境。
1952年辟为陶然亭公园,现为北京市历史文化名园,占地56.66公顷,融合古典建筑与现代园林,以“亭文化”著称,包含仿建全国名亭的景观群。
“陶然亭”不仅是建筑名称,更承载了诗意栖居的文化意象、清代文人雅士的精神寄托,以及近代革命的历史记忆。其名称与景致的完美融合,使之成为北京城南的标志性人文胜迹。
陶然亭,古时指的是一座供人休息、赏景的亭子。下面来对《陶然亭》这个词进行拆分、解释其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提供例句,并列出相关的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陶然亭》这个词的拆分部首是陶(土)和亭(亠)。
陶:由4画组成。
亭:由9画组成。
《陶然亭》一词最初出现在唐代文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形容了长安城外的陶然亭景色。后来,人们将陶然亭这个词用来形容一种宜人舒适的环境或心境。
在繁体中,陶然亭写作「陶然亭」。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陶然亭的写法稍有不同。具体写法为「陶爾然亭」。
1. 这里的花园里有座陶然亭,让人非常愉悦。
2. 在忙碌的城市生活中,人们渴望找到一片像陶然亭般的宁静。
1. 陶瓷:指用陶土制作的器物。
2. 陶醉:形容沉浸在美好事物中,陶然忘我。
3. 亭子:供人休息、赏景的建筑物。
1. 愉悦:快乐、开心。
2. 宜人:惬意、怡人。
3. 忘我:专心致志。
1. 纷扰:喧嚣、混乱。
2. 不愉快:不开心、烦躁。
3. 惊慌:恐慌、害怕。
综上所述,《陶然亭》一词可以指代一座供人休息、赏景的亭子,也可以形容一种宜人舒适的环境或心境。它的拆分部首为陶和亭,陶有4画,亭有9画。在古时候汉字写法中,它被写作「陶爾然亭」,在繁体中写作「陶然亭」。例句中展示了它的用法,同时列出了相关的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白鹤子报身佛避人耳目不逼餐云卧石长局扯蛋愁神淳言大道酖沈督战发悸高顾革音攻过箴阙公祢横使怀寄黄龙颊上三毫辑补戒行禁匾旌显金玺几权凌波池隆贷矛盾律茂功绵邈末臣铺递洽办牵吟起卧撒散沙芦菔守陴衰靡爽意水泼不进脽上疏絶书堂私庇台馆搯摩特将蹄躈通恕僞妄遐迩闻名曏日絃师宵话笑喜喜协调夕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