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安國的意思、安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安國的解釋

(1).使國家安定。《孫子·火攻》:“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國全軍之道也。” 張預 注:“君常慎于用兵,則可以安國。”《史記·汲鄭列傳》:“公為正卿,上不能襃先帝之功業,下不能抑天下之邪心,安國富民,使囹圄空虛,二者無一焉。” 隋 王通 《文中子·周公》:“其應天順命安國濟民乎!是以 武王 不敢逆天命背人而事 紂 , 齊桓 不敢逆天命背人而黜 周 。”

(2).安定的國家。《呂氏春秋·大谕》:“故曰:天下大亂無有安國,一國盡亂無有安家,一家皆亂無有安身。”

(3).古國名。故地在今 蘇聯 ************共和國 布哈拉 一帶。為 昭武 諸國之一。

(4).參閱《舊唐書·音樂志二》。

(5).複姓。 漢 有 安國少季 。見《史記·南越列傳》。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安國"是漢語中具有多重含義的複合詞,其核心語義圍繞"安定國家"展開,具體可從以下三個維度解析:

一、政治理念

作為動詞性短語使用時,"安國"指通過德政使國家安定,典出《論語·憲問》"修己以安百姓"的治國思想,後延伸為曆代王朝的政治綱領。《漢語大詞典》收錄其釋義為"使國家安定",如《史記·淮陰侯列傳》"為國家者,安國全軍之道也"即屬此用法。該理念至今仍被應用于現代政治話語體系,強調國家治理的穩定性。

二、地理名稱

作為專有名詞,"安國"指河北省保定市下轄的縣級市,古稱祁州。據《中國地名志》記載,該地名始見于西漢時期設立的安國縣,得名寓"安邦定國"之意。現今安國市以"千年藥都"聞名,其中藥文化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三、曆史人名

在人物稱謂層面,漢代名臣韓安國(?-公元前127年)最具代表性。據《漢書·韓安國傳》所述,其字"長孺"取自《詩經》"彼其之子,邦之司直",名"安國"則寄寓"安邦定國"的政治理想。該曆史人物在漢景帝時期以"七國之亂"中的軍事策略著稱,成為後世儒将典範。

網絡擴展解釋

“安國”一詞的含義可從多個角度解析,綜合搜索結果中的高權威性信息如下:

一、基本詞義

  1. 使國家安定
    指通過治理或政策實現國家的穩定與安全。例如《孫子·火攻》中提到“安國全軍之道”,強調謹慎用兵以維護國家安定。

  2. 安定的國家
    描述國家處于和平、穩定的狀态。《呂氏春秋》中“天下大亂無有安國”即用此意。


二、曆史與地理相關

  1. 古國名
    指中亞昭武九姓諸國之一的“安國”,位于今烏茲别克斯坦布哈拉地區,是絲綢之路上重要的城邦。

  2. 複姓
    漢代有複姓“安國”的記載,如曆史人物安國少季(見于《史記·南越列傳》)。


三、擴展用法

  1. 地名
    現代河北省有安國市,西漢時置縣,屬曆史悠久的行政區劃(參考,但需注意此義項為特定地名,與詞源關聯較弱)。

其他說明

以上内容綜合了詞義、曆史、文化等多維度解釋,核心含義以前兩項為主,其他為補充擴展。

别人正在浏覽...

白招矩辯答邊夷闡幽抉微出告反面聰加人從孫厝火積薪典商地球同步衛星東瓜穰青花發止俸銀焚林過氣何啻黃陳畫脂镂冰火烈家備精約驚矚襟宇誇特懶媠勒令冷葷離不得立時三刻六族曆翁論議馬絆賣好牛蘈弄鬼弄神披寫暴炙欠須齊光欽羨趣禍容當溶質如蟻附膻傷墯射利申宮神卦生爻時用熟戶隨即素珠頹累途轍歪嘴和尚瞎念經王雎衛星雲圖閑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