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兇殘的人。 晉 袁宏 《後漢紀·桓帝紀上》:“ 穆 前在 冀州 ,彈糾豪桀,掃滅饕惡,肅清萬裡不仁者。”
“饕惡”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解釋:
基本釋義
“饕惡”指兇殘的人,拼音為tāo è。其中“饕”本有貪婪、貪食之意(如“饕餮”象征貪食或兇惡之人),而“惡”在此指惡劣、殘暴,組合後強調“兇殘”的特質。
出處與用例
該詞最早見于晉代袁宏的《後漢紀·桓帝紀上》:“穆前在冀州,彈糾豪桀,掃滅饕惡,肅清萬裡不仁者。”,描述清除殘暴之徒的行為。
延伸關聯
“饕”單獨使用時,可指貪財、貪食或象征兇獸(如饕餮),但“饕惡”整體更側重“兇暴”而非單純的貪婪,可能隱含因貪婪而作惡的意味。
如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後漢紀》原文或權威詞典(如《漢語大詞典》)。
《饕惡》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貶義。它指的是貪吃、貪婪、貪欲無止境的行為或人物,特指對食物的貪求欲望。
《饕惡》這個詞的部首是饣(食物部),它由16個筆畫構成。
《饕惡》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的《詩經》。它在古代漢字的繁體寫法為「饕凌」。
在古代,「饕惡」的漢字寫法有所不同,用了「饕凌」來代表這個詞。其中,「饕」在《康熙字典》中解釋為貪吃,「惡」則表示惡心、讨厭。
他對美食的饕惡欲望讓他無法停止品嘗各種美食。
饕餮、食饕、饕餮盛宴
貪婪、貪吃、貪食、暴飲暴食
節制、克制、適度、適量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