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凶残的人。 晋 袁宏 《后汉纪·桓帝纪上》:“ 穆 前在 冀州 ,弹纠豪桀,扫灭饕恶,肃清万里不仁者。”
“饕恶”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信息解释:
基本释义
“饕恶”指凶残的人,拼音为tāo è。其中“饕”本有贪婪、贪食之意(如“饕餮”象征贪食或凶恶之人),而“恶”在此指恶劣、残暴,组合后强调“凶残”的特质。
出处与用例
该词最早见于晋代袁宏的《后汉纪·桓帝纪上》:“穆前在冀州,弹纠豪桀,扫灭饕恶,肃清万里不仁者。”,描述清除残暴之徒的行为。
延伸关联
“饕”单独使用时,可指贪财、贪食或象征凶兽(如饕餮),但“饕恶”整体更侧重“凶暴”而非单纯的贪婪,可能隐含因贪婪而作恶的意味。
如需进一步探究,可参考《后汉纪》原文或权威词典(如《汉语大词典》)。
《饕恶》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贬义。它指的是贪吃、贪婪、贪欲无止境的行为或人物,特指对食物的贪求欲望。
《饕恶》这个词的部首是饣(食物部),它由16个笔画构成。
《饕恶》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诗经》。它在古代汉字的繁体写法为「饕凌」。
在古代,「饕恶」的汉字写法有所不同,用了「饕凌」来代表这个词。其中,「饕」在《康熙字典》中解释为贪吃,「恶」则表示恶心、讨厌。
他对美食的饕恶欲望让他无法停止品尝各种美食。
饕餮、食饕、饕餮盛宴
贪婪、贪吃、贪食、暴饮暴食
节制、克制、适度、适量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