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武牢的意思、武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武牢的解釋

虎牢關 之簡稱。 唐 人避 唐高祖 之祖 李虎 諱,改“虎”為“武”。 唐 孟郊 《上河陽李大夫》詩:“ 武牢 鏁天關, 河 橋紐地機。” 唐 雍陶 《河陰新城》詩:“自有此來當 汴口 , 武牢 何用鎖風煙。” 唐 柳宗元 《戰武牢》詩:“戰 武牢 ,動 河 朔。”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武牢”是曆史上對“虎牢關”的别稱,源于唐代的避諱制度。以下是詳細解釋:

  1. 詞源與避諱背景
    唐代因避唐高祖李淵祖父李虎的名諱,将“虎”字改為“武”或“獸”。因此,“虎牢關”在唐代文獻中常寫作“武牢關”,如柳宗元《戰武牢》中“戰武牢,動河朔”即指此地。

  2. 地理位置與戰略意義
    位于今河南省荥陽市汜水鎮,地處洛陽以東、黃河以南,因地形險要,自古為軍事重鎮。《穆天子傳》記載其原名“虎牢”,因周穆王在此圈養猛虎得名。

  3. 名稱演變

    • 唐代前稱“虎牢”,唐代改稱“武牢”或“獸牢”;
    • 唐以後恢複舊稱“虎牢”,但詩詞中仍可見“武牢”的用法,如孟郊“武牢鏁天關,河橋紐地機”。

“武牢”是唐代避諱制度下的産物,特指虎牢關,其名稱變化反映了古代禮制與曆史地理的關聯。需注意,現代提及此地時多使用原名“虎牢關”。

網絡擴展解釋二

武牢的意思

《武牢》是一個漢字詞語,其含義為束縛、限制、禁锢或監禁。

拆分部首和筆畫

武牢的部首是歹(dǎi),其中,“歹”是一個常見的偏旁部首。筆畫數為12畫。

來源

《武牢》的來源較為模糊,沒有确切的曆史記載。

繁體

《武牢》的繁體字為「武牢」,是在簡體字的基礎上進行了繁體化處理。

古時候漢字寫法

據研究,古時候對于《武牢》這個詞的寫法并無明确的記錄。

例句

1. 他因為犯罪被判了十年的武牢。

2. 這個社會存在許多對個人自由的武牢。

組詞

鎖武、牢獄、宵禁

近義詞

束縛、拘束、禁锢

反義詞

解放、自由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