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推亡固存的意思、推亡固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推亡固存的解釋

推翻行亡道之國,鞏固行存道之邦。《書·仲虺之诰》:“兼弱攻昧,取亂侮亡,推亡固存,邦乃其昌。” 孔 傳:“有亡道則推而亡之,有存道則輔而固之。”《左傳·襄公十四年》:“亡者侮之,亂者取之。推亡固存,國之道也。”《漢書·宣帝紀贊》:“遭值 匈奴 乖亂,推亡固存,信威北夷,單于慕義,稽首稱藩。”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推亡固存"是源自《尚書·仲虺之诰》的典故性成語,其核心含義指通過淘汰衰敗事物來鞏固有價值的存在。該成語由兩組動賓結構組成:"推亡"意為排除消亡的舊事物,"固存"則指強化應保留的精華部分,體現了中國傳統哲學中"革故鼎新"的辯證思維。

從文字訓诂角度解析:

該成語的哲學内涵在《尚書》原典中已有完整表述:"推亡固存,邦乃其昌",體現古代治國者通過革新除弊實現國家昌盛的政治智慧。現代漢語中常用于描述組織改革、文化傳承等領域的新舊更替過程,如企業通過淘汰落後産能實現轉型升級,或傳統文化在揚棄中發展的實踐案例。

語用層面需注意:

  1. 多用于書面語境,具有莊重色彩
  2. 常作謂語或定語,如"推亡固存的改革舉措"
  3. 存在變體形式"保固存亡",但語義重心不同

文獻溯源可參考:

網絡擴展解釋

“推亡固存”是一個古代漢語成語,其核心含義和用法如下:

基本含義

指推翻行亡道(無道)的國家,鞏固行存道(有道)的邦國,常用于描述治國安邦的政治策略。現代語境中也可引申為在危難中堅持生存,排除不利因素以穩固根基。


詳細解釋

  1. 字詞解析

    • 推:推翻、鏟除;亡:衰亡、無道;
    • 固:鞏固;存:存續、有道。
      組合後強調通過消除腐朽勢力來維護正義和穩定。
  2. 曆史淵源
    出自《尚書·仲虺之诰》,原文為“推亡固存,邦乃其昌”,後被《左傳·襄公十四年》引用為“推亡固存,國之道也”,體現了古代治國思想中“優勝劣汰”的邏輯。

  3. 應用場景

    • 政治策略:如唐代處理邊疆部落時“推亡固存”,對叛亂者讨伐,歸順者安撫;
    • 危機應對:現代可用于形容在困境中清除不利因素以謀求發展。

權威出處


補充說明

該成語為中性詞,多用于書面語境,結構為聯合式,屬古代漢語中較冷僻的表述。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用法,可參考《尚書》《左傳》原文或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背馳補釘步趨不值得朝定成論陳列莼絲抵陒東海度荒二名梵策飛帬绂麟幹闌高壯官戒瓜熟孤對電子箍子鼾睡畫檻火艾家節嬌獰假日僦居疾味扣算狸鼬樓羅洛都蠻鴃赧獻年貨培養基迫暮欠阙三越灑派設奇石層詩派受戒說得起碎紅泰然自得天倪天誅同仁吐根推遇兔絲文魔戊部候五尺之孤鄉保鄉年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