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度荒的意思、度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度荒的解釋

[tide over a lean year] 挨過、度過饑荒、災荒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度荒是漢語中的複合動詞,由“度”(度過)和“荒”(災荒)組合而成,專指度過災荒或饑荒時期的行為或狀态。其核心含義強調在糧食短缺、自然災害等困境中維持生存。以下是具體解析:


一、字義分解

  1. 度(dù)

    本義為“經過”“越過”,引申為“度過(時間或困難)”。如《說文解字》:“度,法制也”,後衍生出“跨越”之意。

  2. 荒(huāng)

    指農田歉收、物資匮乏的災年。《爾雅·釋天》:“谷不熟為饑,蔬不熟為馑,果不熟為荒”,泛指自然災害導緻的生存危機。


二、完整釋義

度荒指在饑荒、旱澇、戰亂等導緻糧食短缺的時期,通過節約、尋找替代食物或外部援助等方式維持基本生存的過程。例如:

“舊社會農民常靠野菜、樹皮度荒。”(《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第321頁)


三、文化背景與曆史用例

  1. 傳統農耕社會的應對策略

    中國古代以小農經濟為主,抵禦災害能力弱,“度荒”成為常見生存實踐。如《孟子·梁惠王上》所述“河内兇,則移其民于河東”,即官方組織移民度荒。

  2. 文學作品的反映

    魯迅《故鄉》中描寫閏土“瑟縮着取草灰做肥料”,隱含對舊社會度荒艱辛的刻畫。


四、權威參考來源

  1.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2016年,第321頁。

  2. 《漢語大詞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1992年,第7卷,第232頁。

  3. 《爾雅》

    中國古代辭書,系統解釋“荒”與饑馑的關聯(無現代線上鍊接,可查中華書局影印本)。


五、延伸說明

“度荒”隱含被動性與艱難性,區别于主動的“防災”“備荒”。現代語境中,該詞仍用于描述曆史或特定地區的生存狀态,如“三年困難時期,百姓靠代食品度荒”。其近義詞包括“度災”“熬荒”,但“度荒”更側重時間維度的延續性。

網絡擴展解釋

“度荒”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綜合解釋:

一、基本含義

指度過荒年或困難時期,尤其指在農作物歉收、食物短缺的災荒年份中艱難生存。例如:“農民通過野菜充饑度荒。”(提到該詞流行于蘇北淮陰一帶,特指“度春荒”或“逃荒”)


二、詳細解釋

  1. 使用場景
    主要用于描述自然災害(如旱災、洪災)導緻糧食短缺時,人們采取各種措施維持生存。例如:“節糧度荒”“借糧度荒”()。

  2. 延伸意義
    也可比喻克服其他類型的困難時期,如經濟危機或資源匮乏階段。例如:“企業通過縮減開支度荒。”(提到現代語境中仍用于描述克服困難)

  3. 應對措施
    傳統方式包括挖野菜、捋樹葉(如槐花)、減少糧食消耗等()。


三、例句參考


“度荒”一詞既承載着中國農耕社會應對自然災害的曆史記憶,也延伸為現代語境中克服困境的象征。其核心在于通過資源調配或節儉手段渡過難關。如需更多例句或方言用法,可參考、4、6的原始内容。

别人正在浏覽...

拜車塵倍道而進編集鼻坳策錣敕厲寵戚楚璧出神入化慈和大包擔腳奪去放下你的鞭子發起蜂黃蜂興縫腋分率副次附衆鋼尺高翅帽貢款故有旱雷河套虹映璜渚讙笑慧目回憶賤斥浸染積業機鑿絹素絶谷君子竹懶鬼滿志沒上沒下逆理逆死否極泰回骎尋缺氧曬坪神奸巨蠹甚意兒詩籌食火鷄庶旄述語惕汗亭館同心縷文彙報污痕小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