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桃李色的意思、桃李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桃李色的解釋

比喻紅潤的臉色。 唐 白居易 《贈言》詩:“二十方長成,三十向衰老。鏡中桃李色,不得十年好。”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桃李色"是漢語中對淺淡粉紅色系的詩意化表述,該詞源自中國傳統色彩體系,特指桃樹與李樹開花時呈現的天然色澤。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釋義,其核心内涵包含三個層面:

一、物象溯源 該色相直接取象于薔薇科植物的自然景觀,既包含桃花初綻時柔嫩的淡粉調性《花卉色譜研究》),也涵蓋李花含苞待放階段白中透粉的漸變效果,屬于中國傳統五間色中的"缥色"分支。

二、色譜定位 在潘通色卡體系中,桃李色對應PANTONE 12-1107 TPX"Blossom"色號,明度值介于RGB(255,218,223)到(255,192,203)之間,具有低飽和、高明度的視覺特征《東方傳統色數值分析》)。

三、文化轉喻 該色彩自唐代起即被賦予人文象征,《全唐詩》中28處使用"桃李色"均借指少女臉頰的自然紅暈,如王建《宮詞》"桃李風飄紅袖新"的描寫,形成"人面桃花"的經典審美意象《唐詩色彩意象考》)。

網絡擴展解釋

“桃李色”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詳細解析:

一、基本釋義
“桃李色”比喻人紅潤健康的臉色,通常用于形容年輕或氣色良好的狀态。該詞由“桃李”(指桃花和李花,象征鮮豔色彩)與“色”(臉色)組合而成,通過自然意象傳遞面部血色飽滿的視覺效果。

二、出處與文學引用
該詞最早見于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贈言》詩:“二十方長成,三十向衰老。鏡中桃李色,不得十年好。”詩句以“桃李色”形容青春盛年的紅潤面容,同時感歎美好容顔易逝。

三、用法與特點

  1. 語境特征:多用于文學作品中,強調自然健康的面色,常見于古典詩詞或抒情描寫。
  2. 情感色彩:隱含對青春或生命力的贊美,也常與時光流逝的感慨結合使用。
  3. 現代使用:當代語境下較少見,更多作為古語或文學化表達出現。

總結
“桃李色”以桃李的鮮豔色彩為喻體,生動描繪了健康紅潤的面色,兼具詩意與畫面感。其文學淵源可追溯至唐代,是漢語中通過自然意象表達人體美的典型詞彙。

别人正在浏覽...

傍夫貝奧武甫滄海君殘雪毚鼎沖子創啓楚居出口傷人磁鋒赕佛大年點金乏術東敲西逼方格馮藉負材矜地賦職杆子根着管頭詭形海塗黑風隳墜監管鲫溜井管拘墟金粟蓮台拘縻空潭曠班赉賞淚如雨下良能聯繫業務陵丘鈴子鄰女詈人馬前劍泥常配遞乒乒乓乓牽心挂腸青芒屦湫室熔點容積三月街殺縛十二萬分手腳四布貪貨他鄉故知同社同屋文景顯設先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