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賞賜。《後漢書·黃瓊傳》:“太中大夫 邊韶 等,鹹稱 冀 之勳德,其制度賚賞,以宜比 周公 。”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内監·内臣封外國王》:“上是其言,今後賚賞,仍遣内臣。”《清史稿·食貨志三》:“至賚賞禁城兵卒及内監米石,應将白糧易以粳米,以紓民力。”
“赉賞”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lài shǎng,其核心含義為賞賜,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釋義
指上級對下級的財物或榮譽給予,常用于古代帝王、官員對有功勞者的嘉獎。例如《後漢書·黃瓊傳》提到“制度賚賞,以宜比周公”,強調賞賜的規格與周公相仿。
古代文獻引證
用法與擴展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代賞賜制度或具體文獻案例,可查閱《說文解字》《後漢書》等典籍。
赉賞(lài shǎng)是一個漢字詞語,由“赉”和“賞”兩個字組成。
【“赉”部分】:由“客”和“赤”兩個部首組成。它的基本意思是将大量財物奉送給他人。它的發音為lài,有時也用作姓氏。
【“賞”部分】:由“貝”和“日”兩個部首組成。它的基本意思是獎勵或欣賞。它的發音為shǎng。
【來源】:赉賞一詞最早出現在《說文解字》中,并被認為是古代帝王對臣下獎賞的一種表示。
【繁體】:赉賞的繁體字為賚賞。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漢字書法中,赉賞的寫法經曆過一些變化。例如,晉朝之前,赉賞的寫法中“赉”字的右邊是代表赤土的“大”字,而不是後來的“赤”字。
【例句】:他因為出色的表現而受到了赉賞。
【組詞】:赉賞者、赉賞品、赉賞令
【近義詞】:獎賞、酬賞、酬謝
【反義詞】:懲罰、處罰、責罰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