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常分的意思、常分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常分的解釋

(1).定分。 三國 魏 王弼 《周易略例》:“故位無常分,事無常所,非可以陰陽定也。”《三國志·魏志·劉廙傳》:“初以尊卑有踰,禮之常分也。” 北齊 顔之推 《顔氏家訓·終制》:“死者,人之常分,不可免也。”

(2).本分。 宋 李綱 《論宣撫職事劄子》:“見危緻命,臣之常分,亦無足道。”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常分(cháng fèn)是漢語複合詞,由“常”(恒久、固定)與“分”(本分、職分)組合而成,其核心含義指人應守的本分或事物固有的定分。以下是具體解析:

  1. 本分與定分

    “常分”強調個體在社會或自然秩序中應遵循的恒常準則。如《莊子·天道》雲:“各安其常分”,指萬物各守其固有位置。引申為人的職責、本分,如恪守為臣、為子之“常分”。

  2. 常規與法度

    在古籍中亦指不可逾越的規則或界限。《後漢書·張衡傳》注:“越其常分”即指超越既定規範,含“本分之外”的貶義色彩。

  3. 詞性特征

    作名詞使用,多用于書面語,常見于儒家倫理語境,強調道德層面的責任約束。現代漢語中雖不常用,但“安分守己”等衍生詞仍保留其精神内核。

古籍例證

《南齊書·高逸傳》:“榮期所以自得于丘壑,守其常分也。”

(榮期能在山野間自得,是因恪守本分。)

“常分”凝練表達了傳統社會中人對自身定位與責任的認知,兼具倫理性與哲學性。

網絡擴展解釋

“常分”是一個較為文言的詞彙,通常由“常”(恒久、常規)和“分”(本分、職責)組合而成,可理解為“恒常的本分” 或“應盡的常規職責”。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常見以下兩種解釋:

  1. 傳統倫理中的“本分”
    在儒家思想或傳統倫理中,指個人應遵守的社會角色或責任,如“安守常分”即安于自身身份對應的義務(如君臣、父子等關系中的行為準則)。

  2. 日常語境中的“常規部分”
    在一般表述中,可能指事物中固定、不變的部分。例如:“此乃人生之常分”可理解為“這是人生中常規的内容”。

由于該詞現代使用較少,若需更精準的解釋,建議提供具體語境或例句。若為現代新造詞或方言,還需進一步說明背景。

别人正在浏覽...

百千白穰必竟畢氣超卓瘳差蛓毛蟲道閣等殺雕隕對換遁世無悶敦習遁佚放良浮環膏粥格蘭桂枝片玉漢學家泓坳華清劃子賄財回漪家丑不可外談羯鼓催花記工粳稻金猊庫房困坷馬蠲矛槊墨山槃礴缾錫窮節權掩屈腰容護瑞腦十二時盤失悮十因熟谙水魚順悌素意通名推闆王枋未濟帷冒吳蒙物器相摩詳注鹹水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