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缾錫的意思、缾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缾錫的解釋

僧侶所用的缽盂和錫杖。 宋 梅堯臣 《次韻和長吉上人淮甸相遇》:“童侍兩三人,缾錫相與隨。” 金 元好問 《德禅師清涼草堂》詩:“鐘魚有勝氣,缾錫無滞迹。”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缾錫(píng xī)是漢語中一個較為生僻的佛教術語,其含義可從字源和宗教文化兩個層面解析:

  1. 字詞本義

    “缾”為“瓶”的異體字,原指盛水或食物的容器,後特指僧侶化緣所用的缽盂。《說文解字》釋“缾”為“汲水器”,而“錫”指僧侶隨身攜帶的錫杖,是佛教法器之一,象征持戒修行。《釋氏要覽》記載:“錫杖,梵語隙棄羅,此雲錫杖,由振時作錫錫聲故。”

  2. 宗教引申義

    “缾錫”合稱代指出家僧侶的生活器具,引申為僧侶身份或雲遊修行的象征。唐代詩文中已有用例,如劉長卿《送靈澈上人歸嵩陽蘭若》中“唯将舊缾錫,卻寄白雲中”,即以缾錫指代僧人雲遊之物。

  3. 文化意象

    在佛教文獻中,缾錫常與“瓶缽生涯”“飛錫遠遊”等典故關聯,體現僧侶簡樸苦行的生活方式。宋代《景德傳燈錄》載有“一缾一錫,千裡孤征”之語,突出其宗教實踐内涵。

參考資料:本文釋義綜合引自《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佛學大辭典》(丁福保編)及《中國佛教百科全書》(上海古籍出版社)等權威辭書。

網絡擴展解釋

“缾錫”是一個佛教相關詞彙,具體含義及解釋如下:

一、詞義解析

缾:同“瓶”,指僧侶化緣用的缽盂(食器),是佛教僧尼隨身攜帶的器具之一。
錫:指錫杖,即僧侶修行或雲遊時手持的法器,杖頭裝有金屬環,搖動可發聲,兼具防身和警示作用。

二、整體含義

“缾錫”合稱代指僧侶的隨身物品,象征其身份與修行生活。常見于古詩文中,如:

三、延伸說明

“錫”單獨使用時多為金屬元素(符號Sn),但佛教語境中特指錫杖,需結合上下文區分。


如需進一步了解佛教器具或相關詩詞背景,可參考的文獻出處。

别人正在浏覽...

安如磐石鞭鐧部使才猷長列闡述稱紀乘鸾女撐暑騁肆串仗槌胸蹋地躭躭擋頭陣大享對見獨着恩旨二情泛蟻番銀告奸刮魚圭表汗漫弘方虎步輝赫假口僭迹踐汙羁鞚金昌亭經手禁柳老弱婦孺賣庸旁孚配鹽幽菽貧弊貧賤之交啟口輕手軟腳清嘯秦姬曲勤苦卻睡草然始人洋散漫三停撒暫上鋪世爵通刺吐談吳牛喘險縱小毛公鋅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