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粳稻的意思、粳稻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粳稻的解釋

[japonica rice] 稻的一種( Oryza saliva subsp keng ),莖杆較矮,葉子較窄,深綠色,米粒短而粗,其米粒不粘

詳細解釋

水稻的一種。分蘖力弱,稈硬不易倒伏,較耐肥,米質黏性較籼稻強,脹性小。《史記·滑稽列傳》:“薦以木蘭,祭以粳稻。”一本作“糧稻”。 唐 杜甫 《後出塞》詩之四:“雲帆轉 遼海 ,粳稻來 東吳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粳稻是水稻的重要亞種之一,其名稱中的“粳”正确讀音為jīng(部分方言或地區可能誤讀為gēng或gěng,但标準發音為jīng)。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粳稻(學名:Oryza sativa subsp. japonica)屬于禾本科稻屬,是栽培稻的亞種,與籼稻(Oryza sativa subsp. indica)并列。其特點是莖稈較矮、葉片窄而硬挺、深綠色,米粒短圓且黏性較強。

二、形态與經濟特性

  1. 植株特征:分蘖直立,葉片短且與莖夾角小,葉色深綠無毛,耐壓性強,穗粒密集。
  2. 米粒特性:米粒呈橢圓形或卵圓形,強度大、碎米率低,出米率高;直鍊澱粉含量較低(18%-25%),煮飯黏性大、脹性小。
  3. 適應性:耐寒性強,可在10℃發芽,適合高緯度、高海拔地區種植,如我國東北、華北及南方1800米以上區域。

三、地理分布與起源

四、分類與用途

五、與籼稻的對比

特征 粳稻 籼稻
米粒形狀 短圓 細長
直鍊澱粉 較低(18%-25%) 較高(25%-30%)
耐寒性 強(10℃可發芽) 弱(需12℃以上)
分布區域 高緯度/高海拔 低緯度/低海拔

總結來看,粳稻因耐寒、米質黏軟的特點,在我國北方及高海拔地區廣泛種植,是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如需更完整信息,可查看搜狗百科、漢典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粳稻

《粳稻》是一個漢字詞,由兩個部分組成,分别是粳(gēng)和稻(dào)。

拆分部首和筆畫

詞語“粳稻”中,部首為米(mǐ),粳部的筆畫數量為10畫,稻部的筆畫數量為14畫。

來源

粳稻是指稻谷的一種品種,它屬于禾本科植物普通稻的一個亞種。與粳稻相對的是糯稻和籼稻。粳稻的籽粒飽滿,質地糯而不糯,營養豐富,口感好,適合煮飯、炒菜等多種烹調方式。

繁體

對應的繁體字為「粳稻」。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上與現代漢字寫法相似。

例句

1. 這碗粳稻米飯煮得非常香。

2. 粳稻是我國主要的水稻品種之一。

組詞

糯米、稻谷、大米、谷粒、稻田

近義詞

籼稻、糯米

反義詞

糙米、青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