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簋簠的意思、簋簠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簋簠的解释

(1).簋与簠。盛黍稷的祭器。《新唐书·礼乐志二》:“至於坛埳、神位、尊爵、玉币、籩豆、簋簠、牲牢、册祝之数皆略依古。” 宋 李纲 《建炎行》:“空餘宗庙存,无復荐簋簠。”

(2).借指礼仪。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掉弃兵革,私习簋簠。”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簋簠”的正确顺序应为“簠簋”,是古代两种重要的礼器,常并称使用。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单字释义

  1. 簠(fǔ)

    • 结构:形声字,从竹、从皿,本义为古代盛食物的方形竹制器具,后也出现青铜材质。
    • 用途:主要用于祭祀或宴飨时盛放黍、稷、稻、粱等谷物,与簋配合使用。
  2. 簋(guǐ)

    • 结构:古代青铜或陶制容器,圆口、双耳、鼓腹,属重要礼器。
    • 用途:与鼎搭配使用,祭祀时盛放食物,象征等级与礼仪制度。

二、组合意义

三、补充说明

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形制或考古实例,可参考《周礼》《仪礼》等文献及青铜器研究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二

《簋簠》的意思

《簋簠》是一个古代汉语词语,指的是盛饭的容器。它可以用来指代古代宴会上盛放食物丰盛的餐具,语义上与餐盘或盛器类似。

拆分部首和笔画

《簋簠》的部首是竹,它由16划组成。

来源

《簋簠》最早出现在《诗经·魏风·硕鼠》一篇中,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左右。在那个时候,簋簠是贵族阶层举办宴会时使用的一种高级餐具。

繁体

繁体字“簋簠”与简体字写法相同,不发生变化。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簋簠的写法和现在基本相同,只是略有一些差别。下面是它们的古代写法:

簋:竹头竹头竹,口口口

簠:竹头竹田,口口口

例句

宴席上,盛满美食的簋簠被端上了桌子。

组词

簋簠盛饭、簋簠上菜、簋簠美食。

近义词

餐盘、食器、食盘。

反义词

空竹、长竿。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