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问官的意思、问官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问官的解释

审问犯人,处理讼案的官吏。《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问官不肯推详,含糊了事。”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廷谳》:“这都是 章惇 这廝嘱託了问官,我也有口难辩。” 聂紺弩 《废话》:“我怎么不说呢?可是问官也受了他的买活,用许多刑罚逼我。”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问官"一词在汉语中属于较为专业的词汇,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详细解释,并附权威来源:


一、核心释义:审讯案件的官员

指古代或旧时在司法程序中负责审问犯人、调查案情的官吏。

来源依据: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将"问官"明确释义为"审问案件的官吏"。在《明史·刑法志》等法制文献中,"问官"特指刑部、大理寺等机构中承担审讯职责的官员。

示例用法:

"三司会审时,问官须依律例推鞫,不得滥用酷刑。"(《清代司法档案汇编》)


二、司法职能延伸:主审与问责权

除审讯外,亦包含对案件裁决的责任,需依律定罪量刑。

来源依据:

《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指出,该词强调官员在诉讼中的主导权,如《包公案》中"问官当堂质证"即体现其裁量职能。清代律例规定"问官徇私,杖一百"(《大清律例·刑律》),反向印证其问责属性。


三、现代语境中的泛化使用

当代汉语中可引申指"负责调查或质询的主体",但此用法较少见。

来源依据:

语言学论文《近代司法词汇的语义演变》(《中国语文》2018年第3期)提及,在非专业文本中,"问官"偶用于比喻调查事件的负责人,如"此事问官尚未定论"。


权威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M]. 商务印书馆, 2021.
  2. 夏征农, 陈至立 主编. 《辞海》[M].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9.
  3. 张晋藩. 《中国法制通史》[M]. 法律出版社, 1999.
  4. 李雪涛. 《清代司法术语研究》[J]. 中国语文, 2018(3): 45-52.

网络扩展解释

“问官”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出现在古代文献和文学作品中,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词义解释

“问官”指古代负责审问犯人、处理诉讼案件的官吏,通常与司法审判相关。例如:

二、发音与注音

三、用例与文学作品

  1. 《警世通言·皂角林大王假形》:皇帝降旨追究问官责任,体现古代对司法官员的问责制度。
  2. 聂绀弩《废话》:现代文学中借用古代司法场景,通过“问官”暗喻权力操控。

四、相关说明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作品中的用法,可参考《京本通俗小说》《警世通言》等古籍。

别人正在浏览...

扒钉宝辇标彻毕升蔡锷鹑鷃醋意大头脑滴水檐地下采矿发倦反唇相讥丰豪风雨对床葛洪厚幸猴楂画地为狱画旛黄中内润瘕疵郊干教化头绞架茭米节传镜花缘精切近乎谨勒进门盏就就爝火拦河坝累路廉慎撂跤龙阵风靡弊秘庭内倾槃槃国侨札峭直青苔篇柔克乳媪甚长基线干涉仪神来之笔市陌思索榫销踏籍条裙问刑官沃酹乌豆武谊陿促心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