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虏的意思、抄虏的详细解释
抄虏的解释
抢劫虏掠。《瑜伽师地论》卷十八:“或遭凶猾窃劫抄虏,或遇非人来相嬈逼,便生惊怖,身毛为竪。” 曹亚伯 《武昌革命真史·武昌起义》:“始则寇边抄虏,盗我财物,继则羡我膏腴,耽我文绣,利我国土,遂窥神器。”
词语分解
- 抄的解释 抄 ā 誊写,照原文写:抄本。抄写。抄袭。传抄。 搜查而没收:抄没(?)。抄家。抄斩。 走简捷的路:抄近。抄小道。包抄。 同“绰”。 笔画数:; 部首:扌; 笔顺编号:
- 虏的解释 虏 (虜) ǔ 俘获:虏获。俘虏。(.打仗时捉住敌人;.打仗时捉住的敌人)。 俘获的人。 中国古代对北方外族的贬称。 笔画数:; 部首:虍;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抄虏”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基本含义为抢劫虏掠,指通过暴力手段抢夺财物或人口的行为。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释义
- 抄:在词中取“搜查、掠夺”之意,引申为强行夺取。
- 虏:原指俘获敌人,此处指劫掠人口或财物。
两字组合后,强调暴力性的掠夺行为,常见于描述古代战争、寇乱等场景。
2.词源与文献用例
- 古代典籍:如《瑜伽师地论》卷十八提到“遭凶猾窃劫抄虏”,描述因暴徒劫掠引发的恐惧()。
- 近现代引用:曹亚伯在《武昌革命真史·武昌起义》中用“寇边抄虏”批判侵略者初期劫掠财物、后期侵占领土的行为()。
3.使用语境
- 多用于历史、文学文本,尤其与战争、社会动乱相关。
- 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属古语词汇,常见于学术或特定语境中。
4.相关扩展
- 近义词:劫掠、洗劫、掳掠。
- 反义词:救济、保护、安抚。
若需进一步探究词义演变或历史背景,建议参考权威辞书(如《汉语大词典》)或文献考据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二
抄虏(chāo lǔ)一词是指抢劫、掳掠的意思。它由两个部首组成,左边为手部,右边为虍部。抄虏共有12个笔画。这个词源于古代汉语,古时的汉字书写方式与现代有所不同,繁体字中的《抄虏》是「插掠」。
以下是一些关于《抄虏》的例句:
1. 他们抄虏了敌方的辎重物资。
2. 历史上曾经有许多抄虏行为,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痛苦。
与《抄虏》相关的组词包括:抄掠、抄夺、抄劫等。近义词有:劫夺、掠夺、劫掠等。而与之相反的反义词则包括:保护、守护、珍惜等。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