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署名。 隋 唐 太子属官有司经局,掌太子6*宫中图籍等事, 唐 龙朔 三年改为“桂坊”,至 咸亨 中复旧。《新唐书·百官志四上》:“ 龙朔 三年,改司经局曰桂坊,罢隶左春坊,领崇贤馆,比御史臺。”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桂坊汉语 快速查询。
“桂坊”是隋唐时期的一个官署名,具体含义和背景如下:
桂坊是太子属官机构,主要负责管理太子宫中的图籍(书籍、文献)等事务。其前身为“司经局”,唐高宗龙朔三年(公元663年)改名为“桂坊”,后于咸亨年间(约670年)恢复旧称。
相关记载可见于《新唐书·百官志四上》:“龙朔三年,改司经局曰桂坊,罢隶左春坊,领崇贤馆,比御史臺。”
桂坊的改名与唐代官制调整有关,体现了当时对太子教育及文献管理的重视。其名称中的“桂”可能取自象征高洁的桂树,或与机构职能的“崇贤”性质相关。
如需进一步了解唐代官制,可参考《新唐书》或相关历史研究文献。
桂坊(guì fāng)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汉字组成。其中,桂的拆分部首是木,笔画数为 10;坊的拆分部首是土,笔画数为 7。
桂坊来源于古代的文献,最早出现在《左传·昭公六年》中。它是指中国北方一个景色宜人、环境优美的地方。
在繁体字中,桂坊分别是槐坊(桂)和房(坊)。
在古代的字典中,桂坊的字形与现代稍有不同。桂的古字形为木美甘,坊的古字形为土方方土。
1. 桂坊的风光让人流连忘返。
2. 他童年的记忆中,桂坊是一个富有魅力和神秘感的地方。
1. 桂城:指地名,也可指某人的名字。
2. 坊巷:指小巷子。
3. 桂花:指桂树上的花朵。
1. 桂林:指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个城市,因其境内有丰富的桂树而得名。
2. 桂馥:指桂树花朵的香气。
1. 稠城:指拥挤、密集的城市。
2. 荒地:指贫瘠、无人烟的土地。
谤誉宝扇部照长啸台程途称作除墙屋绌塞跐蹓點火调动彫琢地黄牛底确掇芹泛话風風雨雨匐伏纥刺星弓箕官赏孤雏顾顾豪氂毫铢槐槽辉光家给简缄肩痛简躁汲汲顾影极目迥望旧科绝产流竞癃废梅公瞑坐珉砌蓦生目为凝固点宁静牛马墙漂流柔蝡删着升起鼠虎私心杂念天雨粟挺然顽钝忘形无所畏惮详校销量蟹粉希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