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冒橛的意思、冒橛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冒橛的解释

古人在初春时置橛地里,当橛芽出土时,表明已到耕作时节。《礼记·月令》“﹝孟春之月﹞草木萌动” 汉 郑玄 注:“《农书》曰:‘土长冒橛,陈根可拔,耕者急发。’”《艺文类聚》卷三引 晋 王廙 《春可乐赋》:“冰泮涣以微流,土冒橛而解刚。” 南朝 陈 张正见 《从籍田应衡阳王教》诗:“冒橛乃三吹,齐衡均百辟。”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冒橛”是一个古代农耕相关的词语,其含义与农时观测有关。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词义解释

“冒橛”指古人在初春时将木橛埋入土中,通过观察橛芽是否破土,来判断是否进入春耕时节。这一行为体现了古代农业对自然物候的依赖,属于农事活动的时间标志。

文献依据

  1. 《礼记·月令》与郑玄注
    汉代郑玄在注释《礼记·月令》时,引用《农书》记载:“土长冒橛,陈根可拔,耕者急发”,说明土壤解冻、木橛发芽时需抓紧耕作。

  2. 《艺文类聚》引王廙赋
    晋代王廙在《春可乐赋》中描述“冰泮涣以微流,土冒橛而解刚”,以“冒橛”象征春回大地、土壤松软的状态。

  3. 南朝陈张正见诗作
    诗句“冒橛乃三吹”进一步印证了这一习俗在农耕文化中的延续。

延伸补充

如需更完整的文献例证,可参考《礼记》《艺文类聚》等古籍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二

冒橛是什么意思

冒橛(mào jué)是一个汉字词语,具有波浪形音节的发音。该词的意思是用曲柄撬动东西或抬起物体。

冒橛的拆分部首和笔画

冒橛的部首是水(氵)和木,其中水部表示物体的流动,木部表示与木材相关。

冒橛的总笔画数是11画,其中水部3画,木部8画。

冒橛的来源

冒橛最早出现于《康熙字典》中,但没有详细的来源解释。它是古代造字的产物,可能是由水部和木部组合而成,表达了撬动或抬起物体的意思。

冒橛的繁体

冒橛的繁体字为“冒橛”,保留了字形和意义的一致。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冒橛的字形可能存在变体,但可以通过水部和木部的刻画来识别。由于书法风格和字形的发展,古时候的写法可能略有差异。

冒橛的例句

1. 他用冒橛将石头从地上翻了过来。

2. 请使用冒橛将门抬起来。

3. 这个工具可以帮助你轻松地冒橛木板。

冒橛的组词

1. 冒橛器:用于撬动物体的器具。

2. 冒橛刃:冒橛上用来撬动物体的刃。

冒橛的近义词

1. 撬动:指用力使物体产生倾斜或移动。

2. 抬起:指用力将物体从下面向上提起。

冒橛的反义词

1. 压住:指使物体向下移动或加压以固定它。

2. 压扁:指使物体从上到下压扁或压成平面。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