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管华的意思、管华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管华的解释

管宁 和 华歆 的并称。皆 三国 时人,少时同席而读,轩冕过门, 歆 废书往观, 宁 即与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事见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德行》。 清 顾炎武 《孙徵君以孟冬葬于夏峰时侨寓太原不获执绋》诗:“ 淄 澠 竟谁知? 管 华 称一龙。”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管华"是汉语中具有历史典故的专有名词组合,专指东汉末年的两位名士管宁与华歆。这一并称源自《世说新语·德行》记载的"管宁割席"典故:两人曾为同窗,因华歆羡慕富贵而分道扬镳,管宁割断席子表明绝交(来源:汉典网典故词条)。

在《汉语大词典》中,"管华"作为固定词条存在,释义为"管宁与华歆的并称",常被引申为两种价值观对立的象征(来源:汉语大词典电子版)。例如宋代陆游诗作《老学庵笔记》中"管华异趣各千秋"即运用此典,表达志趣不同者不必强融的处世哲学。

该词组的文化内涵包含三个层面:

  1. 品德象征:管宁代表淡泊名利的高洁之士
  2. 行为警示:华歆象征易受外物诱惑的世俗追求
  3. 处世哲学:衍生出"道不同不相为谋"的交往准则

现代汉语中,"管华之谊"可作为成语使用,特指因价值观分歧而终止的友谊关系。在《辞海》第七版人物分册中,详细记载了二人生平及该典故的史学价值(来源:上海辞书出版社官网)。这一并称承载着中国古代士人的道德评判标准,具有独特的语言学价值和文化传承意义。

网络扩展解释

“管华”是一个汉语词语,具体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解释

拼音:guǎn huá
词性:名词
本义:指三国时期人物管宁和华歆的并称,源自两人因志向不同而“割席断交”的典故。

二、典故背景

  1. 故事出处:
    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管宁与华歆年少时同席读书,门外有达官显贵的车马经过,华歆放下书本前去观看,管宁遂割断席子与其分坐,并说:“子非吾友也。”
  2. 象征意义:
    比喻志趣、品格不同的人无法成为朋友,或强调交友需志同道合。

三、现代用法

四、注意事项

若需在学术或正式写作中使用该词,建议优先参考《世说新语》原文及权威词典(如汉典)。

别人正在浏览...

阿平絶倒鲍肆兵精粮足禀受怖头部职餐啄长笛澄视称显赤象初寒黜远大肚子逮下道衷颠崖雕零钓纶递角访乐肤学佛郁馉餔过听合盘托出黄面老禅户口祸不旋踵虎神营家当嘉靖七子搅烦疥壁解连环金图赆遗捐舍来轸李广难封乱离沦漂木大南社迫陿千部一腔千人一面楸叶三倒杉关世调庶官水瓢颂礼嵩岳贪浊挽满顽石协同作用协正稀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