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相当于今之邮包。 宋 洪迈 《夷坚乙志·赵清宪》:“忽有京师递角至,发之,无文书。”
(2).指传送文书。《续资治通鉴·宋钦宗靖康元年》:“ 道君 曰:‘为宗社计,岂復论此!’因及行宫止递角等事, 纲 曰:‘当时恐 金 人知行宫所在,非有他也。’”
递角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历史语境特征的复合词,其含义可从字源和用法两个维度解析:
一、字义分解
二、历史用法 特指宋代通过驿站系统传送的官方文书,其形制为"封缄之器,状如牛角",据《梦溪笔谈》记载,这种密封方式可有效防拆,日行可达四百里。明代沿袭此制,《明会典》规定"各衙门奏本用匣,题本用角"。
三、现代应用 在闽南语中保留古义,仍将重要信函称为"批角"。现代汉语中多用于历史文献研究领域,如《中国古代邮驿制度》等专著中均有专门章节论述。
参考来源:
“递角”是一个汉语词汇,具体含义如下:
邮包的古代形式
指古代传递文书或物品的包裹,相当于现代的邮包。例如《夷坚乙志·赵清宪》记载:“忽有京师递角至,发之,无文书”。
传送文书的行为
指通过驿站或专人传递官方文书的过程。《续资治通鉴》中提到:“止递角等事……恐金人知行宫所在”。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夷坚志》《续资治通鉴》等古籍原文或权威词典。
爱重黯淡无光慠很百下百全祊田鬓顔不稳便参禅脣喙楚云湘雨斗斛之禄对国顿弃粉餈烽火连年風榻風文粉绵负蠜光浄横征苛敛画水毁宅货舱豁口剑胆琴心骄很即将脊梁骨巾笥鸡皮疙疸来效良萌隆佑鸾降麻蛋渺沔摩弄儾软鸟聒排磕配亨贫落齐物论奇形异状权篆人性论圣览圣良沈玉诗集俗中人铜生斯亡秦三户宛顺微文深诋翔徉销量刑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