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户口的意思、户口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户口的解释

(1) [the population; households and population]∶指一地住户及其人口。一家叫一户,一人叫一口

不敢敛户口。——《聊斋志异·促织》

言其户口。——清· 洪亮吉《治平篇》

户口消落。

户口则增。

(2) [resident;inhabitant]∶居民

自从拗相公当权,创立新法,伤财害民、户口逃散。——《警世通言》

详细解释

(1).住户和人口的总称。计家为户,计人为口。《史记·萧相国世家》:“ 汉王 所以具知天下阸塞,户口多少,彊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 何 具得 秦 图书也。” 唐 张蠙 《赠九江太守》诗:“二邑旋添新户口,四营渐废旧戈鋋。” 赵树理 《三里湾·变糊涂为光荣》:“为了让远处也看得见,只写了几行大字,说明户口、土地、牲畜等和原来的比较数字。”

(2).指户数。《汉书·张延寿传》:“﹝ 延寿 ﹞数上书让减户邑……天子以为有让,乃徙封 平原 ,并一国,户口如故,而租税减半。”

(3).指人口。 汉 贾谊 《新书·匈奴》:“窃料 匈奴 控弦大率六万骑,五口而出介卒一人,五六三十,此即户口三十万耳,未及 汉 千石大县也。” 明 宋濂 《故绍兴路总管府金府君墓碣》:“明公不以 德润 为不肖,俾吏於 潭 ,然 潭 之户口踰五十万,事必剧甚,非长才不足以任之。” 郑观应 《盛世危言·议院上》:“ 中国 户口不下四万万,果能设立议院,联络众情,如身使臂,如臂使指,合四万万之众如一人,虽以并吞四海,无难也。”

(4).指户籍。 赵树理 《三里湾·国庆前夕》:“他和 玉梅 还没有结婚,为什么先把户口调过来呢?”参见“ 户口册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户口"是现代中国社会管理中的一个核心概念,主要包含以下详细含义:

  1. 基本定义(法律身份与登记制度)

    指住户和人口的总称,是国家对公民实施人口管理的基本单位。它特指公民依法在经常居住地(户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或户政机关进行的常住人口登记,标志着公民在该地拥有合法的户籍身份。这种登记是国家确认公民身份、家庭关系、法定住址等基本信息的法定程序。

  2. 历史渊源(古代户籍制度)

    其概念源远流长,可追溯至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如编户齐民)。在古代,"户"指家庭单位,"口"指家庭成员。历代王朝通过户籍登记来管理人口、征收赋税、征发徭役和维护社会秩序。

  3. 核心功能(社会管理基础)

    户口制度是现代中国进行人口管理、资源配置和社会治理的基础。其主要功能包括:

    • 身份证明:证明公民的籍贯、出生地、亲属关系等基本信息,是获取身份证(居民身份证)的基础。
    • 社会管理:为政府规划公共资源(如教育、医疗、社保、住房)、维护社会治安、进行人口统计和普查提供依据。
    • 资源配置:历史上及一定程度上至今,户口(特别是户口类型和地点)与公民享受当地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如子女入学、医疗保障、保障性住房申请)的资格紧密关联。
  4. 户口簿(法定证件)

    登记户口信息的法定证件称为《居民户口簿》。它详细记载了户主及家庭成员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民族、籍贯、出生地、住址、身份证号码、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服务处所、迁移变动情况等信息,是证明家庭成员关系及户籍性质(农业/非农业)的重要法律文件。

权威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户口是记录公民基本信息和家庭关系的法定制度,具有法律效力。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定义

户口指住户和人口的总称,既表示某一地区的住户数量,也指国家建立的户籍管理制度。例如,古代用于赋税、兵役管理,现代则成为公民身份确认和社会管理的基础。

2.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户口以户为单位登记,由户主或本人申报,需记录居住地、家庭成员等信息。

3.内容与功能

4.户口类型

5.与身份证的区别

户口是家庭关系的制度性记录,而身份证仅用于个人身份证明。例如,户口簿包含家庭成员信息,身份证则仅显示个人基本信息。


如需办理户口相关业务(如迁移、登记),建议咨询当地公安机关或参考《户口登记条例》具体条款。

别人正在浏览...

哀慤案视襃被本次犇丧褊悈常十万彻简憁惺篡器促生丹溜赕税雕甿端良藩王封翁风训敢士秆子膏火之费耕筑核心潢汙恢彉江防镜发蹻疾俊喆侩牛矿灯来势连阙李代桃殭灵醒锚定命事凝嚬偏畸飘溺乾热求死不得拳术绒綉骚臭扫脑儿山背时化时馔师资贪着铁屋亭景痛痹外延威重稳步小道消息校籍小舍